周朴
朴,字见素,长乐人,嵩山隐君也。工为诗,抒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雕琢,时诗家称为月锻年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取重当时如此。贯休尤与往还,深为怜才。而朴本无夺名竞利之心,特以道尊德贵,美价益超耳。乾符中,为巢贼所得,以不屈,竟及于祸。远近闻之,莫不流涕。林嵩得其诗百余篇为二卷,僧栖浩序首,今传于世。
【注释】
1见素:一字太朴。
2长乐:据学者考证,当为睦州桐庐,治所在今浙江桐庐。
3嵩山:亦误,当在福建一带隐居。
4贯休:俗姓姜,字德隐,七岁出家,云游四方,后入蜀定居,蜀主王建赐号“禅月大师”。有诗名,“超出晚唐”(杨慎《升庵诗话》)。传见本书卷十。
5“林嵩得其诗百余篇为二卷”两句:据林嵩《周朴诗集序》,为周朴搜集百余篇诗者为栖浩,而作序者乃林嵩,疑辛文房将二人姓名颠倒致误。
【译文】
周朴,字见素,长乐人,是嵩山的隐士。他工于诗歌,抒情、构思尤其艰苦。每次有所收获,一定极力雕琢,当时的诗人称他是月锻年炼。诗歌还没写成篇章,就已在人们口中传播,被当时人重视到这样的程度。贯休尤其喜欢跟他来往,深深地爱惜他的才华。而周朴本来也没有争夺功名利禄的心思,只是凭着道德尊贵,声价美名越来越高。乾符年间,被乱贼黄巢抓住,因为不屈从,竟然招来杀身之祸。远近的人们听说这件事,没有不流泪的。林嵩搜到他的诗歌一百多首,编为两卷,僧栖浩为他作序放在诗集开头,如今流传在世。
○周朴山林之癯,槁衣粝食,以为黔娄、原宪不殄天物,庶足保身而长年。今则血染缊袍,魂散茅宇,盗跖不仁,竟嚼虎口。天道福善祸淫,果何如哉!古称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乎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杀戮无辜,乱世之道。每读至此,未尝不废书抚髀欷歔也。
【注释】
1癯():瘦。
2槁衣:白色的衣服,即没有染过色的衣服。
3黔娄:战国时安贫乐道的隐士。原宪:字子思,蓬户褐衣蔬食,不减其乐,曾为孔子家宰,孔子卒后,退隐于卫。不殄(tiǎn):不消除。
4缊()袍:古代贫士无力具丝絮,仅能乱麻著于衣中,称缊袍。《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5盗跖:这里指黄巢。
6天道福善祸淫:语出《尚书·商书·汤诰》,意谓上天的法则是降福给善人,降祸给恶人。
7抚髀(bi):手拍大腿。欷歔(xixu):叹息抽泣。
【译文】
○周朴是隐居在山林之间瘦弱的隐士,穿着没有染色的衣服,吃着粗粝的食物,原以为就像黔娄、原宪那样不暴殄天物,差不多足够保护生命并长寿。如今却鲜血染遍破败的衣袍,在茅草房中魂飞魄散,黄巢没有仁爱之心,竟然把周朴这样的人嚼进虎口。上天之道赐福给善良的人,降祸给的人,结果却怎么样呢?古人说修饰自己的善变和欺诈来违法作乱的人,他自己能够在一个时代过得心满意足,而遵守道德遵循义理的人,却无法避免饥饿和寒冷的灾患。把周朴这样无辜的人杀害,就是搅乱社会的不正之道。我每次读到这里,未尝不放下书本拍着大腿叹息哀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