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繇
繇,江南人,咸通十三年郑昌图榜进士,调福昌县尉。家贫,生理索寞,只苦篇韵,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阃域,时号为“诗禅”。警联如《送人尉黔中》云“公庭飞白鸟,官俸请丹砂”,《望海》云“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甘露寺》云“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又“山从平地有,水到远天无”,又“白云连晋阁,碧树尽芜城”,《江州上薛能尚书》云“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又“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等句甚多,读之使人竦,诚好手也。落拓杯酒,无荣辱之累,所交游悉一时名公。集今传世。同登第有张演者,工诗,间见一二篇,亦佳作也。
【注释】
1江南人:《唐诗纪事》卷五十四:“繇,字为宪,池州人。”池州,州名,治所在今安徽东至。
2郑昌图:咸通十三年(872)壬辰科状元。广明元年(880)黄巢入关后,他以兵部尚书守潞州(今山西潞城),中和元年(881)知昭义军留后事,四年(884)四月以兵部侍郎、判度支,拜同平章事,后被王重荣逮捕入狱,与萧遘、裴彻等俱被杀。
3福昌: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洛宁。
4阃(kun)域:境地,境界,此指诗家精妙的境界。
5“公庭飞白鸟”两句:意谓官府庭院中飞翔着白色的鸟儿,做官的俸禄拿来请求换取丹砂。言外之意是这位去黔中做县尉的人不恋于富贵。
6“岛间应有国”两句:意谓海中群岛上应有国家,大海波涛之外恐怕没有天空了。意谓海面辽阔无边。
7“殿锁南朝像”两句:引诗一题为《登甘露寺》,意谓甘露寺的大殿里锁着南朝时候的佛像,佛龛旁边有外国和尚在坐禅。
8“山从平地有”两句:引诗题为《甘露寺东轩》,意谓从甘露寺的东轩望出去,能看到远山随着平地慢慢凸现出来,水到遥远的地方就看不见天了。
9“白云连晋阁”两句:引诗题为《甘露寺北轩》,意谓白云接着晋朝的阁楼,绿树种满整个芜城。芜城,汉广陵城的别称,治所在今江苏扬州,晋以后因竟陵王诞之乱,城邑荒芜,故曰芜城。
10“树翳楼台月”两句:引诗一题为《送江州薛尚书》,意谓楼台上的月亮被树木遮蔽,船帆在鼓角般鸣响的风的吹拂下飞一般离去。
?“郡斋多岳客”两句:亦出自《送江州薛尚书》,意谓州郡官府中多是登山的隐士,州郡里的百姓户籍大半是渔民。岳客,山中隐士。
?竦(ng):肃然起敬。
?张演:咸通十三年(872)进士。
【译文】
周繇,江南人,咸通十三年(872)郑昌图那一榜的进士,调任福昌县的县尉。家里贫寒,生计萧条,却只是苦心学诗,俯仰之间,都在思考、吟诗,深刻地抵达高妙的境界,当时被称为“诗禅”。警策的诗联如《送人尉黔中》说“公庭飞白鸟,官俸请丹砂”,《望海》诗中说“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甘露寺》诗中说“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又有“山从平地有,水到远天无”,又有“白云连晋阁,碧树尽芜城”,《江州上薛能尚书》诗中说“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又有“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等诗句很多,读这些诗句让人肃然起敬,确实是写诗的好手啊。纵情饮酒,没有荣辱的拖累,所结交游玩的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人。集子如今流传在世。同时考中进士的人中有一位叫张演的诗人,工于诗歌,间或能看到一两篇他的作品,也是好诗啊。
○尝谓禅家者流,论有大小乘,有邪正法,要能具正法眼,方为第一义,出有无间。若声闻、辟支、四果,已非正也,况又堕野狐外道鬼窟中乎!言诗亦然。宗派或殊,风义必合。品则有神妙,体则有古今,才则有圣凡,时则有取舍。自魏晋以降,递至盛唐,大历、元和以下,逮晚年,考其时变,商其格制,其邪正了然在目,不能隐也。经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悟门洞开,慧灯深照,顿渐之境,各天所赋。观于时以诗禅许周繇,为不入于邪见,能致思于妙品,固知其衣冠于裸人之国。昔谓“学诗如学仙”,此之类欤。
【注释】
1大小乘:佛学分大乘、小乘,其说之深广者为大乘,浅小者为小乘。
2正法眼:禅者观察事物、认识真理的智慧眼光。佛教禅宗用以指禅法。
3第一义:佛家语,指无上至深的妙理。
4声闻:意为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为小乘佛法。辟支:指无师乃能自觉自悟之圣者,为小乘佛法。四果:小乘佛教声闻乘修行达到的四种果位。
5野狐:即“野狐禅”,佛家称因不能妙悟禅道而堕入异端者。外道:佛教用语,指异端邪说或未得真义的知识学问等。鬼窟:指情识意想、虚妄不实之处。
6风义:风操。
7“过而不改”两句:有过错却不改正,这是真的过错。语出《论语·卫灵公》。
8悟门:佛教以觉悟为入门径,故曰悟门。
9顿渐之境:佛教禅宗有顿悟、渐悟两种层次的修行方法。
10裸人之国:一般以为在今印度孟加拉湾东之尼科巴群岛。为古代自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斯里兰卡海道之重要泊所,唐僧人义净于咸亨三年(672)赴印度,曾经此。
?学诗如学仙:语出《王直方诗话》:“潘邠老云:‘陈三所谓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此语为得之。’”
【译文】
○曾说学禅的这一类人,佛法有大乘小乘,有邪有正,要能具备智慧的眼光,才能修成无上至深的妙理,出入于有和无之间。像声闻辟支这类小乘佛法的四种果位,已经不是正法了,何况又掉进邪魔外道之中啊!评论诗歌也是这样。诗歌宗派或许不同,但诗人的风操必须符合。诗歌等级有神品妙品,诗歌体式有古体近体,诗歌才华有高妙平凡,写诗时机有适时和背时。从魏晋以来,传递到盛唐,大历、元和以后,直到晚唐,考察诗歌时代变化,商讨诗歌格律规制,它是邪是正一目了然,不能隐藏啊。经文说:“有过错却不改正,这是真的过错啊。”醒悟的法门大大地打开着,智慧的灯光深深地照耀着,顿悟和渐悟的境界,各自都由上天赋予。看当时用“诗禅”来赞许周繇,是因为他没有进入邪见,能使诗歌达到妙品,本就知道他在晚唐诗人中就如衣冠楚楚而入裸人之国。过去说“学诗如学仙”,说的就是这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