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良两个儿子,京城里也有两个孙子,何曾听过这种甜言蜜语,立刻心里乐开了花,“好好好,阿爷也想你呢。”
平哥儿见到孙氏在一边,立刻给孙氏行礼,“侄儿见过大娘。”
孙氏笑了,“平哥儿总算回来了,自从接到你阿爹的书信,咱们一家子整日都瞪着眼睛望着城门口,总算把你盼回来了。”
平哥儿笑道,“以后还要劳烦大娘了。”
孙氏笑道,“都是一家人,不用说客气话。”
旁边钟氏带着小娘子一起,都看着平哥儿笑,平哥儿虽然没见过钟氏,见她一个年轻媳妇,立刻猜到这是堂嫂,忙过来抱拳团团行礼,“二姑妈、三姑妈、大嫂、妹妹好。”
嬛娘是长辈,又比平哥儿大一岁,她先先开了口,“平哥儿不用客气,快进去吧,大嫂早就备好了饭菜等你回来呢。”
赵书良一手拉着平哥儿直往他自己的院子里去,今儿晌午,就在他屋里吃饭。
等到了赵书良的院子,众人先都坐下了,说了一会子话之后,钟氏让人上了席面。
赵书良道,“按理应该先让你去洗漱的,只是这也到了晌午饭时刻,又没有外人在,先吃了饭,你再跟你哥回去。”
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吃了顿晌午饭,平哥儿给众人都敬了酒,除了馨娘太小,其余人也都回敬了他。
等吃过了饭,庆哥儿带着弟弟回了自己的跨院。
“阿爹阿娘不在京城,正院空着呢,你先跟我住这里,等过两年你大了,再给你个单独的院子住。”
平哥儿笑道,“哥,阿娘说了,就让我跟着你住。”
庆哥儿问旁边人,“三公子的东西都收拾好了没?”
管彤忙道,“回世子爷,都收拾好了。”
晋国公府三个公子的称呼有些混乱,平哥儿管庆哥儿叫哥,私下处也叫大哥,管煦哥儿一直叫大哥,原来在平康坊的时候,府里人管庆哥儿叫大公子,现在都管煦哥儿叫大公子,管庆哥儿叫世子爷,平哥儿就成了三公子。
庆哥儿点点头,“先伺候三公子洗漱。”
正说着,玉娘过来了。
平哥儿高兴地跟玉娘打招呼,“冯妈妈。”墨染原来姓冯,玉娘就成了冯妈妈。
玉娘高兴地给兄弟两个见礼,“哥儿回来了,二爷二奶奶好不好?”
平哥儿笑道,“都好都好,阿娘特意嘱咐我,要给冯管事和冯妈妈问好。阿娘还说,等嫂子进了门,就让冯妈妈去福建跟她一起生活。”
玉娘高兴的要掉眼泪了,“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九岁开始就跟着二奶奶,日夜不离身,一起过了十几年,分开这几年,我哪天不想她。”
整个晋国公府,也就玉娘敢叫李姝二奶奶,有时候甚至直接说我们三娘子。
庆哥儿见冯妈妈动容,忙劝她,“妈妈别伤心,等明年妈妈就去福建,阿娘再离不得妈妈。”
冯妈妈擦了擦眼泪,“看我,哥儿回来了,高兴的都失态了。哥儿一路匆匆忙忙赶回来,我来伺候哥儿洗漱。”
玉娘亲自带人给平哥儿放水,找衣裳,平哥儿的尺寸玉娘心里都清楚,他还没回京,玉娘就给他做了十几身衣裳。
平哥儿洗澡的时候,庆哥儿就在平哥儿的卧房里,一边翻书,一边等着。
平哥儿洗过了澡,神清气爽地过来了,头发虽然擦过了,还没干。
庆哥儿笑道,“虽然入了夏,也别总湿着头发,怎地不让人给你擦擦。”
平哥儿笑了,“她们慢腾腾的,我就先过来了。”
庆哥儿让他坐下了,“以后这急躁的毛病,得改改了。在这京城里,像咱们这样的人家,说话办事,最不能急躁了。你先在家里歇息几日,过几天,跟我一起去学堂读书。”
说完,庆哥儿起身了,拍拍他的肩膀,“好生歇息一会儿,我就在东屋,有事就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