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是个罪臣之女,那昌平侯得罪的还是大太监祁容,那种没根儿的玩意儿最是睚眦必报,他买下元家二姑娘免不得要冒些风险。
“昌平侯府二姑娘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值得起这十二斛珠。”赵侍郎话锋一转,“不过,王爷可知元家二姑娘和谢锦衣也颇有渊源?”
康王上了年纪,平日又沉溺酒色,一些陈年往事自是记不大清:“哦?他俩也认识?”
赵常侍眯眼,意味不明地笑了两声:“何止,他二人可是有大仇呢。”
谢锦衣和元家二姑娘之间的过往,虽说现在提的人少了,可在当年却是闹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
也是自那时起,谢锦衣性情大变,提枪去了战场,这一去就是五年。
是夜,一顶小轿从春风楼侧门抬出,领头的是城东康王府上的李管事。
元鸢端坐在轿内,食指轻轻摩挲右手的尾指。她不想让人看见她受了伤,便未包扎。伤口细长,粗粗看去,像一丝缠绕的红绳。
自午后她便一句话都没有说话,如提线木偶般坐上了王府的轿子。
他回来了。
可为什么偏偏是今日?
轿子忽地往下倾,打断了元鸢的思绪。李管事懒洋洋地喊了一嗓子:“下轿吧。”——语气说不上恶劣,却绝不算客气。
轿子里的人应了一声,银铃响起,在寂静夜色中尤为清晰。帘子撩开,轻轻落下一双挂着银铃的绣鞋,复又被大红裙摆覆盖。
原本还侧着脸的李管事看直了眼睛,喉头也跟着发痒。
元鸢抬头望去,是一道侧门。身为昌平侯府嫡女,打她生下来就没入过侧门。可这会儿她只是随意地打量了一眼,便自觉地垂下头。
冷风灌进后背,李管事回过神,咳嗽了两声,温声细语地解释:“姑娘莫急,待会儿自有人领你进去。”
元鸢颔首,不一会儿果真来了一个提着灯笼的嬷嬷。元鸢未抬头,听闻上头传来一声轻慢的“进来吧”,才乖乖地跟上去。宽大袖摆上的鎏金蝴蝶随着她前行的步子摇曳生姿,姣好的面容隐在金色流苏面帘下。
银铃轻响,像哼着小调儿似的,可在这阴森森的府邸里反而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元鸢一直低着头,安静地跟在嬷嬷身后。那嬷嬷显然没有同她说话的兴趣,她自然也不会去自讨没趣。
府里四处掌着灯,照亮回廊外的假山池塘。塘中蛰伏几只小虫,间或“咕咕”直叫。
脚步声顿住,元鸢将头垂得更低。“吱呀”一声,似是嬷嬷推开了房门,冰冷的月色泼在元鸢的裙摆。
屋里没掌灯,大抵康王还未回来。
元鸢并未松懈,她很清楚接下来才是最煎熬人的。就像掉进陷阱里的小兽,抓着墙壁,绝望地等待不知何时来宰杀它的猎人。
嬷嬷退后半步,将手里的大红灯笼交到元鸢手中。元鸢接过,福了福身后入房。
房门关上时,烛光照在嬷嬷满是褶皱的脸上,眼底的鄙夷也一览无遗。元鸢只当没看出,浅笑着道了声谢。
嬷嬷转身走了,元鸢脸上的笑意才渐渐淡去。
因着有灯笼,屋里的摆设显露在她眼前。待看清房间后,她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狐疑。
都说康王骄奢淫逸、挥金如土,可这屋里的陈设未免太过简陋,简陋到像是无人居住。只墙壁上挂着一杆银枪,在夜色下泛起瘆人的寒光。
越国尚武,元鸢不疑有他。可不知是烛火晃眼,还是这银枪的寒光太甚,她竟无端端想起过往的事。
——那人也是使的一杆银枪。
他耍枪的时候最是好看,谁叫他天生一副好皮相,个子也高,那重得她抬不动的银枪落到他手里滑溜得像一尾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