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属下,带着一些原本就是散兵游勇,作为诱饵的小喽啰,居然在河北霸主袁绍的眼皮子底下,攻陷了魏郡,不,应该是距离邺城非常近的一座县城。这样的战绩,几乎都能够与之前的张燕相提并论了。这样的战绩,若是搁在张大眼自己的身上,绝对能够大涨他在残余的黑山军中的声望。这样的战绩,比在此次黑山贼之乱当中,抢到的任何财物都要值钱得多。只可惜,这样的战绩已经跟张大眼没有任何的关系了,即便是张大眼自己都还没有回到他自己的山寨里,他都已经能够感觉得到,种种迹象表明,军师张良恐怕在此战之后,要脱离他,重新找一个山头,建立属于他自己的势力了。恐怕到时候,因为斥丘县被张良攻占一事,黑山贼当中不少小部落的头目届时会转而依附于他了。丛林法则,强者为尊,在乱世如此,而在黑山贼当中就尤为盛行,以往的总头目张燕之所以能够当上这个位置,并不仅仅只是张大眼的大哥张牛角将这个位置让给了张燕,而非他自己的亲弟弟,那个时候的黑山贼远还未达到最顶峰。正因为张燕本人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这才使得黑山军得以硬逼得朝廷,硬逼得汉灵帝不得不下旨招安张燕等人,并给予他们官职。当然,这也与张燕本人的抱负与张角三兄弟完全不同也有很大的关系。说到底,张燕聚众与太行山,也只是为了让他自己和追随他的人在这个乱世当中抱团取暖而已。也正因为化名为张良的郑度在第二次黑山贼之乱中有如此惊人的表现,便给了他的这位原‘恩主’,原头目张大眼以非常大的压力。这才有了之后,张大眼在接到郑度派人送来的信息之后,同样冒着极大的风险,率领其所有部众一起来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县。张大眼这一次,不但将县城外所有耕地里,不仅仅只是官府督办的屯田,还有邯郸县境内本地世家或者豪强家族们所拥有的耕地里的还未来得及收割的庄稼,还将不幸被山贼们抓捕到的普通百姓,在粮食收割完之后,全都掳劫回了自己在太行山里的山寨之中。整个过程当中,邯郸县县城里的守军,以及那些手中握有一定军事力量的本地世家或者豪强家族们都没有派兵与张大眼的部队进行交锋,最低限度将之驱赶出邯郸县境内,以保全自己家族耕地里的粮食。倒不是这个时代的邯郸人没有一点点血性,这个锅说到底还在之前的邯郸县县令沮鹄,以及他的顶头上司邯郸国国相。沮鹄无令而冒险用兵,一次性坑了邯郸县上万名守军,该县人口再多,可是,能够当守军的,最少八成以上都是正当年的壮丁,一下子损失这么多人,对于总人口在冀州都还算是比较多的邯郸县来说,也是伤筋动骨般的大损失。因此,这一次,即便赵国的新任国相和邯郸县的新任县令想要命令城内的新选拔出来的守军出城与这股突然冒初来的黑山贼交战,同样也是新上任才不到一年时间的邯郸县的两个县尉却都硬顶着两个顶头上司的命令,不肯出城。原因很简单,并不是这两个县尉胆大包天到不听上官命令的程度,而是因为他们心里面都很清楚,这些同样是刚刚才从邯郸县里选拔出来的新兵,既不堪用,而且,他们的胆子早就在上一次沮鹄之败的时候,被黑山贼下破了。这两个县尉更加明白,若是他们在这个时候敢强行下令城内的守军,打开城门下达与城外的黑山贼交战的命令的话,等待他们的结局,就是这些新兵胆子绝大多数人都会突然倒戈倒向黑山贼,而非为他们去拼命。而若是一直在城内,有城墙在,城内的人心,军心都还算是稳。这个锅同样还是要沮鹄来背。上一次,因为沮鹄贸然出兵,他自己倒是从黑山贼预设的包围圈里逃了出来,可是,那两个一直跟着他想要建功立业的邯郸县原县尉却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其中一个还算是对袁绍忠心耿耿,一见到自己无法突出重围,当场抹脖子自刎,而另外一个对外宣布是在战乱之中不知所踪,但实际上,他却是选择向魏明投降了。对于愿意投降于自己的敌方中高级将领,魏明还算是对他们相当的优容,一律准许他们用假名字加入到自己的军中继续效力。毕竟,在袁绍治下的文武官员,一个小小的县尉,那也是要有一定身家或者背景的,完全靠自身能力上位的将领或者官员,并不是没有,但是,那样的人,在袁绍麾下基本上都得不到太高的待遇,更加得不到袁绍本人的青睐或者重用。前车之鉴下,袁绍再一次选拔赵国和邯郸县的地方文武官员的时候,一般而言,都选拔的是个人能力不见得有多强,但是,性格方面却绝对是老成持重的人来担任,而这两个县尉现任就是这样的袁绍所选拔的这一类人当中的代表性人物。因而,邯郸县县城虽然并没有遭到这股人数众多的黑山贼的围攻,但是,城外的粮食几乎是完全损失殆尽了。当然,与幽州以及辛评分管的河间国完全不同的是,赵国境内所有属县,即便是遭遇到了此次黑山贼之乱,真正受到损失的,也只是被田丰任命的屯田校尉招募到的那些普通屯民,而赵国各级官府本身,以及赵国境内的那些本地世家或者豪强家族们因为各自家中都保有相当多数量的粮食储备,即便损失了两季粮食,但还不至于让他们自己,以及依附于他们的佃户们挨饿。这就是冀州为何能够在饱经战乱之苦后,依然还是天下极少数人口大州的根本原因所在。最终,张大眼到最后,依然没有能够攻陷赵国境内任何一个属县的县城,:()皇帝培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