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早期水平的火炮不难,只是他不满意。现在秦军的水平吊打天下,他用得着这个?让人再精进。
现在那个摆在城头上的炮已经有清朝中期的水平了,笨重但射程和威力都可观,用的还是□□。
想带着它们去打仗不太可,但是摆在城头上守城是一绝。若是以后攻打魏国大梁,围起来再把炮运过去,就不用围城再水淹大梁城了,几炮轰过去,大梁自败。
那为什么现在火炮还是被叫大将军呢?
这不是嬴政的问题,是王翦的锅。
当试炮成功之后,嬴政带王翦等军中宿将去看炮。一开始他们自然都不解这为何物,待炮声一响,当靶子的羊群七死八残一地血泊与零件的时候,众将几乎扑到发烫的炮管上去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大宝贝。
王翦没有动,正当嬴政心中赞叹还是这个老将踏实稳重,怪不得能用六十万大军稳扎稳打为他灭楚的时候。王翦跟随他的脚步上前,轻轻抚摸着冷却下来的炮管,赞道:“今后兵法俱要新作了。此物可抵一军,真乃威武大将军是也。”
嬴政:????
嬴政:!!!!
不他拒绝,这就是火炮,什么大将军也不是!
王翦没想到你是这么中二的王翦!
奈何他管得住正式的名称,却管不住因为王翦在军中威望和火炮威力双重加持下,这个“威武大将军”名号的传扬。
他更不可能为这点破事专门下诏书不许人叫,结果就是眼看着除了正式的公文里之外,连奏对时都有人直接说“大将军”了。
被他纠正过一次总算没人在正式奏对时乱说话,但他也知道,恐怕军中还是这么称呼火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过来。回头枪和机枪要能弄出来得叫什么?叫国尉吗?
蘑菇弹那不得叫武安君才压得住。
不过这都是细节,嬴政就是觉得太尬了,一想到是王翦造成的就觉得更尬了,别的倒是也不在意什么。
这次战报十分喜人,王离明明提前得到情报,可以用骑兵战而胜之,但为了试验火炮的威力,也是为了给匈奴一个震慑,他只把骑兵放出去收拾残局,而用火炮奠定了胜局。
连三轮齐射都没有,第一次遭遇跨时代火炮打击的游牧民族在炮火中吓得懵掉了,有人鬼喊着乱跑,有人从马上摔下没死也不知道往回路,呆在原处完全傻掉了。
王离汇报,还有人甚至跪在血泊,于第二轮炮火的打击中磕头,祈求上天的原谅。事后审讯,原来匈奴人把炮兵在地上做的距离标记当作了诅咒的符号,认为他们的巫学艺不精才会不能破解。
其实一共六门炮,本来两轮齐射的成果应该不这么大的,奈何这是第一次。匈奴没见识没经历过,也没有心理准备,他们完全没受到影响的人马也因为爆炸声惊了马,军队炸锅了,根本没有办法控制。
事后追击抓到的俘虏超过了六百人,嬴政把记述炮击成果那一段回味了几遍才作了批示,令秦军出塞。今年对六国无大战,先教训匈奴人为要。
那些参与的部族,一个都不要放过。
他修茶马道的劳力就有了。用外族俘虏,可以省下他关中子弟的劳力。
心情正舒畅时,这两年提拔到身边的近侍禀报,芷阳宫的芈八子与陈苇新染了丝绸与皮毛敬上。
嬴政看了眼这个原本名为赵当,因为勤勉认真被提拔到身边,被他改名为赵鹿的近侍,点了点头。
赵高早被他找出来做试验用掉了,他提拔这个人,不仅是因为此人做事认真,还因为这人脑子有点实在,说穿了比较笨。他身边的人,还是心眼实一点比较好。
而改名,是为了用“指鹿为马”提醒自己,要警惕自己亲近信用的人。毕竟他不可能在关键职位上用笨蛋,而笨人也同样会有自己的心思,仍然需要他时时注意。
不多时,赵鹿从外面带进一队宫女,每人手捧一匹丝绢或一张毛皮,均已染色,呈于嬴政面前。
嬴政眼睛一亮。
这是她们合成的染料?
这样鲜亮的颜色,他从回来后就少见了。让人近前,那染成紫色的丝绸让他突然想起在后世看到的所谓“中国紫”,是在他陪葬的兵马俑上发现的,后世人还没能成功合成。
他知道现在的紫色要么是用紫草染的,要么就是这种“中国紫”,但后世配不出方子的原因,也在于现在的天然染料想要着色太不容易了,需要很复杂的步骤。
而合成染料,只要解决了前置原料的生产,就可以流水一样的出产了。
不过那种“中国紫”,他似乎可以让匠人把方子抄过来,带到后世让刘彻去经营试试。后世天然染料复古风也算是个时尚潮流了,不能大规模卖,但可以在小圈子里卖高价。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又看了看皮毛,染得也不错。对于杂色的毛皮可以用这些染料来处理,能卖出价去。
紫色不是正色,但从齐桓公带起潮流之后,先是纺织中心的齐国开始流行,然后各国都渐渐不在乎正色间色的区别了。秦国也用紫绶来作为官员身份的标志,这是一种受欢迎而又较贵的染料。不过想真正卖出价,恐怕还得探出航路后卖到地中海去。
直接染了紫色的丝绸去卖。
这不是嬴政想的,这是刘彻说的。
嬴政不期然的脑子里开始回放乐子人刘彻的宣言:“什么叫双赢?双赢就是我卖丝绸赚一笔,卖紫色丝绸又赚一笔。”
真是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