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 5060(第22页)

5060(第22页)

李世民庄子上的农夫眼圈都红了,小小的农庄很难站下这么多人,宇文述提前来布置,大手一挥,把很多快收获的农田都平了,好让仪仗和甲士入场,一季的收获就这么毁了。

李世民百般安抚,先是拖延了点时间,让农夫赶紧收割,实在来不及的自己发下了粮食补全,才没有让庄子里哭天抢地哀声一片,勉强保持住了普天同庆的气氛。

杨广对此既不知情,也不在乎,他声势浩大的前来观众,看着沉甸甸坠着的稻穗,只觉得古往今来唯一的圣王就是他自己了。

因此,他下令开始收割后,转头对李渊这个表兄也是和颜悦色:“唐国公家的二郎顺应天命而得此嘉禾,有大功,叫前来让朕看看。”

李世民奉诏上前。他继承了父族和母族两边的优势,眼睛大鼻梁高,生得很精神的少年郎。杨广本就对他有了滤镜,一见之下更觉欢喜,问了几句后让他站到自己身边,先等收几亩地称量后的结果。

来收割的都是年富力强正当时的熟练农夫,没有让天子在搭起的彩棚下等太久,结果就报了上来。

水稻的产量本就比小麦略高,没晒干时称下来足有六百多斤,以后放到民间,估摸着中上的田地,怎么也应该有三四百多的样子,被下等田拉低之后,平均亩产也应该有两百斤。杨广当即传令,取稻穗传于众臣观看。

其实哪里还需要传看,在场的都不是瞎子。大家只是因为杨广的前科,跟李渊一样很怀疑稻田里立着的是不是真稻子,待收割时看仔细了,已经知道确实是真“嘉禾”。

不过杨广既然这样说了,大家也摆出一副没见过世面今天开眼界的样子,把惊讶赞叹全放在脸上。

更有宇文述等近臣上前,高呼嘉禾出,乃是圣主临世,大隋盛世无饥馁!

薛道衡贬官至地方,看多了地方惨状,在一旁默然无语,腹诽不断,心说这嘉禾不太长眼,生在这种“盛世”;又想大概还是长眼了,知道民生多苦才降世,叫百姓多一点活路吧。

正当他心理活动极为丰富的时候,突听天子传他上前,薛道衡也是一愣。

原来杨广忍下嫌隙让薛道衡回东都,就是为了这天。

“薛卿擅诗文,今日之事,还要薛卿记述留世,好教后世知晓啊。”

“臣领命。”薛道衡一阵恶心,他倒是刚才有构思,但主要是夸嘉禾现世救民,以及夸种出这嘉禾的李世民。但天子这个意思,显然是要他夸盛世圣王。

可还能怎么办,只能回家去琢磨了。

杨广受了众臣一顿吹捧,飘飘然半晌,这才想起之前叫过来的李世民,这回要正式奖赏了。

跟在江都时不一样,那时一冲动,杨广甚至想给李世民封侯来着。这会儿冷静了两三个月,他又改变了主意。

杨广这几年对李渊不太顾忌了,但他这个人其实很聪明,文学治政都有可观之处,若不是性格上的缺陷,不说做个明君,做个不功不过的庸君总是行的。李家是世袭的唐国公,如果再给二郎李世民封侯,李氏的势头就过了。

所以此刻他只是满怀欣赏地道:“二郎年少,但听说骑射已经有乃父之风,又立下这样的功劳,朕便先使你做建节尉。你既长于农事,就先为朕育种吧。”

建节尉是散官名,已是散官最高的正六品了。李世民年方十二,由白身直接成正六品,不可谓不高。

不过李世民一边谢恩,一边带着一丝倔强地道:“臣育得良种乃天意也,不过借臣之手,令此良种现世。臣家世代武勋,请陛下许臣他日疆场立功!”

“哈哈哈哈哈!”杨广一点也没生气,反而大笑喜悦,这少年深得他心啊。正是这样,一个几年前还是个孩童的贵族少年怎么可能种得出这样高产的粮食,分明是天命属朕,托李二郎之手将良种带到世间罢了。

对李世民越来越欣赏,杨广这人的性子又犯了,一时显得特别大方,说道:“好。明年收成好,朕就委你个武职。听说长孙晟将你当作传人?朕就盼着你今日为朕出使突厥了。”

李世民又是一挺胸,碍于外藩也在不好直说,绕了个弯子,昂然道:“臣要做的不是岳父,是陛下的冠军侯!”

他这番话术,是练过的。

求教于秦王与汉武,他俩当然不会琢磨臣子怎么应对,不过一半出于好玩,一半出于帮忙,两人各自找了臣子布置了任务。

嬴政找了个学纵横术的,刘彻找了个平时就擅马屁功的,又找了东方朔这个特别会讲话的,给他们假设有这么一个好大喜功、自恋又死要面子、得位不太正非常在意又不许人说的皇帝,遇到这么样一种情况,如李世民这样出身显贵的少年,想达成目的应该怎么跟他讲。

也不管被找的人心里怎么想,反正他们是帮李世民拿到了一份面试答案,还不能太复杂了,怕李世民被恶心得演不下去。

李世民拿到答案之后对着镜子练习了半个月,今天算是超水平发挥了。

果然把杨广忽悠得找不到北,满口答应下来。

他又趁机提出,下一季要扩大种植,他人手不够,想自己征辟一些低级官员来协助,杨广一样没多想,一口允诺了,并让宇文述跟下面交待一声,李世民要的人没特殊情况就拨给他使唤,不要为难。

他也觉得李世民到底年轻,之前庄子上有李渊和长孙晟支应,管的田地和人也不多。现在扩大种植,还要调配小吏和农夫,怕是少年人手忙脚乱。

别的不打紧,下季粮食出了状况就是打自己的脸了。

却不知李世民原本没打算特意去寻他的凌烟阁功臣,因为有的人此时与他家世相仿,本就是朋友,不能召为手下;有的却是他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人家的轨迹。而现在,他自己的想法变了,决意寻找机会,不再仅仅等待历史上的时机,这样一来,他也怕身份较低的人因此遇上兵灾丧命,所以想将人先拢到身边来保护。

房玄龄,杜如晦,就是你们了,过来吧!

第58章房谋杜断都到我的碗里来

杜如晦曾经受吏部侍郎高孝基欣赏,在受征辟后,先为县尉。不过现在只是平民,因为他早两年就弃官不做了。

不是他禀性高傲做不得小吏,而是当初高侍郎对他说先为小吏再为栋梁,但他做了那阵子县尉已经看明白了,在大隋天下,他就做不了栋梁。

虽说他出身京兆杜氏,可他又不愿意去周旋官场。与其这辈子都沉沦下僚,杜如晦觉得还不如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