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使我们能够透过镜子,在镜子上看到小丑的正面。
镜头从小丑侧后方缓缓向小丑推进。
在后半段时,
镜头略微左摇,使小丑和镜子始终在画面接近中央的位置,也就是小丑和镜子始终在画面的视觉中心点。
第一个镜头的中近景需要直接跳到大特写,展示小丑正在化妆的动作,同时表现小丑的神态,反映小丑的内心情绪。
至于第二个镜头。
也就是第一个特写镜头首先对向了演员的手,因为在影片第一个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小丑的右手正在拿笔描唇红。
因此第一个镜头和第二个镜头的衔接是一个常规的剪辑。
但是第二个镜头并没有在手和嘴唇上上停留几秒后就结束,而是镜头上摇到演员面部表现出小丑的神情。
此时镜头从没有感情表达的中性镜头转变成有感情表达的镜头。
电影第一个场景的光源主要有三处。
分别为窗外的自然光、屋顶的灯光和梳妆台的灯光。
窗外的光可以说是第一个镜头的主光源,电影镜头里的这种光一般是采用人工打光的形式来模拟自然光。
但是这部电影里此处的灯光应该主要还是自然光,
这一个场景是完全实景拍摄的,窗外的楼也是真的现实存在的。
这就是这个镜头比较难的一点。
电影第一个镜头从小丑的背后拍小丑,
第二个镜头从侧后方拍小丑的面部,
第三个镜头是对小丑手的描写。
第四个镜头正侧面拍小丑面部,
第五个镜头出现小丑在镜子上的正面,
第六个镜头出现小丑的正面。
也就是说,
影片没有一上来就展现小丑的面部表情,而是从背后开始一点点地揭露小丑的面貌。
产生一种神秘感,
逐渐带动观众,使观众进入到小丑的情绪中,进入到电影的节奏中。
影片第一个场景的六个镜头中,
仅有第二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中有对小丑的手的描写。
也就是对化妆的具体描写,
其他的四个镜头和第二个镜头中的后半部分镜头都在着重描写小丑的情绪。
陆晨这版同样想从影片一开始,
就把观众带入其中。
而这些镜头就是把观众带入其中的杀手锏。
窗外的光可以说是第一个镜头的主光源。
但是后面五个镜头的主光源俨然是梳妆台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