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修长的脖颈也如耳尖一般染得通红,连眼尾的眼睫都红了三分。
“你昨日就告了假,是怕今日早上起不来?”苏宛菱见他坐着,便接过彩燕递来的衣服,上前给谭玉书换上。谭玉书任凭苏宛菱摆弄,声音低不可闻:“今日想多陪陪你。”
“夫君待我真好。”苏宛菱温柔了下来,轻轻抬头亲了一下他的脸,“那我今日就一直粘着夫君。”
屋里几个丫鬟看到少夫人如此热情,都忍不住悄悄笑了起来,他们的少爷向来清冷,如今遇到热情似火的少夫人,倒是搭配的很。
谭玉书面上更红,也不出声回应,只是握着苏宛菱的手更紧了紧。
二人洗漱更衣后,便一同去见了谭母,谭母脸上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从前是日日要躺在床上,后来二人婚事定下,她开始操持婚礼,反而越加精神。
谭母知道小两口刚成婚,肯定想多呆在一起,便也不久留他们,送了苏宛菱一只世代传下来的翡翠玉镯,又叮嘱了几句后,便放他们离去。
谭玉书与苏宛菱牵着手,在院中慢慢走着,风吹过地面,飘起了瑟瑟树叶。苏宛菱靠在谭玉书身上:“我觉得就好像是一场梦,没想到真的成婚了,真的能嫁给你。你说,会不会忽然有一天我醒过来,现在的一切都是假的,我还是什么都没有……”
还是在那冰冷的宫墙里,或者是阴森的地牢中,等着宣判死刑。
谭玉书轻轻拍了一下她的手背:“不会,现在都是真的。”
苏宛菱甜蜜的依偎在了他的肩上,谭玉书低头目光温柔的看着她。二人正浓情蜜意时,有下人上前来禀道:“少爷,少夫人,有一个名叫洪康胜的人来府上寻老爷,说是老爷的同乡。”
“洪康胜?”苏宛菱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耳熟,但又没什么记忆。
谭玉书略微一怔,他蹙了蹙眉,回问道:“父亲不在府上?”
“老爷一早上朝去了,晚上才会回来。”下人回答。
谭玉书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他似乎在思考什么,略微沉默了片刻,随后道:“既然是父亲的同乡,先请进府来,等父亲下朝后再说。”
“是。”下人忙去安排了。苏宛菱好奇的看向谭玉书:“那个洪康胜是什么人?”
“是从前与我们家同一个村落的里正,与父亲相熟。”谭玉书回道。
谭丛是乡里出身,与世家科举不同,他早些年身份低微,是农家子考上来的,所以为官多年虽然很有才干,但到底也升职不快,到现在也仅是六品。
这个洪康胜管一村八十户户籍,那时对他们谭家也多有帮助,算是村里十分热心之人。
只是他这个时候前来……
“既如此,晚上应要提早备好晚膳,既是同乡,父亲定然要与他好好聊聊的。”苏宛菱道。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但到底来者是客。
“也好,我且安排下去。”谭玉书一直蹙着眉,似乎在想什么事。
晚上时,谭丛下朝归来,得知有同乡前来,而且是当年的对谭府有恩的洪里正,忙盛情款待。
二人在厅内用膳,谭玉书陪同着。
苏宛菱是女眷,又是新妇,便没有出面,但她已嫁入谭家,许多大小事之后都要由她操持,便也向府上的老人打听了打听。
得知这洪康胜来自安山县磐寿村,当年谭父便是从磐寿村出来的。
谭家从前并非书香门第,而是农耕家庭,谭父有兄弟六人,他是幼子,便自小被宠大。几位兄长强壮力大,除了自家农田外,还外租了许多田地耕种,当时又风调雨顺,无旱无灾,家中存下了些银钱,他们就想着让最小的谭父去读书,好识会一些字。
结果没想到谭父十分有天赋,成绩极好,当时谭父的老师便想让他试着参加童考,结果一下就过了,成了童生。于是就让他继续读书,一路考过乡试,成了举人。
但后来磐寿村发了大水,水灾不断,家中越来越拮据,连赶考的钱都拿不出来了,是这个洪康胜挨家挨户筹款,给了谭丛,这才成就了现在他。
所以谭丛对洪康胜是十分感恩的。
“我听说磐寿村近几年一直发大水。”府上有一个老嬷嬷也是跟着谭家一路走来的,她告诉苏宛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前都是好好的,最近都不太平。”
苏宛菱听了这话,忽然像是联系到了什么过去的记忆,然后猛地睁了眼睛:难怪她觉得洪康胜这名字耳熟,这是当年击鼓鸣冤上京告御状的人!
此事是前世所发生,当时高巍奕刚刚登基,他正需要做一些事来证明自己,而正巧遇上了上京告御状的洪康胜。
洪康胜所在磐寿村连年闹水灾,需要朝廷不断拨款,每年朝廷花在磐寿村上的赈灾款至少百万两银钱,可是这些赈灾款中途被各地官员层层剥削,真正落到村民手里的不过两三成而已,而且一年不如一年,饿死了不少灾民。洪康胜为救村民,这才上京鸣冤。
前世高巍奕也凭此事抓出了一连串的贪官,下狱的下狱流放的流放,震慑了整个朝野。
只是这一世,洪康胜为何提前来了京都城?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8-2508:48:49~2021-08-2620:36: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2380051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风吹落的梧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