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杂志还是有点水平的,也不全是为了抓人眼球,就随便乱写的无良人士嘛。
“……在城市中生,在城市中长大的人群,对于《火热的少女时代》画展中描绘的中国东北田园风光,充满了好奇。
“那些山、河、湿地、草原……那些精致的农家小院、挂在木棚屋房檐下的玉米、松树林里狂奔的狗、河滩边的野炊、捕到大鱼后淳朴面容上的笑、丰收时节沟壑皱纹也抹不去的幸福……”
念到这里,钱冲一向直愣愣的语气都变得和缓下来,他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原来有这样美好的风景,正是落在华婕的画里,它们才出现在他眼中,也被这本杂志所解读:
“在乡村中生,小镇中长大,城市中求生的人群眼中,这些风光是情怀,是在另一个国度中的桃花源。
“人们渴望、期待、向往。
“那种华婕笔触下描绘的,没有快节奏的焦虑,没有资本家的施压,没有攀比不休的疲惫,从社会和众人眼光中解脱的,自由、美好、悠闲的他国风光,和异域幸福生活。”
钱冲的翻译结束,所有人都望着杯中酒液默默出神。
这就是华婕画中的世界,眼中的生活吧。
只有心中有美好的人,才能画出美好吧。
人们总说只有受诅咒的艺术家,才能画出惊世之作。
疯掉的梵高,痛苦的蒙克,才能画出扭曲的《星空》和《呐喊》。
可在这个被城市机器压垮的发达国家,华婕的清新和幸福,却忽然成了风潮。
高价值的艺术品,也可以是将对生活的爱,传递出来的作品啊。
华母眼眶泛着红,在倾听这个发达国家的‘口舌’,对女儿的认同和赞颂时,她激动的想要欢跳,快活的想要流泪。
原来在这样语言不通的国度,闺女还可以通过绘画,与这个国家的人民做情感的沟通。
艺术,才是所有人类无关肤色、无关国家、无关民族的共通的语言啊。
“在这一个月,法国人不断的提及中国,中国,中国,居然是因为这样的一场画展。
“不知道在这个画展结束后,会不会有人真的跑去中国,走一走我们的山川大河,看一看我们的壮丽风光。”代超听着几个孩子们翻译的杂志内容,一种对国家、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另一种民族责任感也在熊熊燃烧。
在华婕将中国的文化符号推向法国社会时,他也有为此出一份薄力。
这是他此行法国,所未意料到的收获。
也将成为他整个人生中,都难以忘怀的荣耀时刻。
国美协会还想出资,为华婕在意大利、在美国、在英国、在日本……在更多更多的地方举办画展。
真正的让全世界人都知道,我们的艺术是多么的迷人。
也让全世界人民通过华婕的画,看到千禧年间大中华除了‘农业国’‘重工业为主要产业’等之外,还有许多许多迷人的文化,有生机勃勃的年轻一代,有美好的山河,有热血奋进的国民,和不屈不挠的龙精神……
代超觉得自己快要哭了,在这一瞬间,他感受到了华婕身上的艺术家的魅力,甚至也抛开长辈的身份,成了纯粹的,华婕的拥趸。
“……最近身边许多人都在讨论一位中国18岁女孩儿的个人画展:《火热的少女时代》。
“编者觉得,这绝对是一场第三世界国家蓄力憋出的一个博人眼球的东西。
“这场取得了大众舆论胜利的画展,虽不能称之为低俗产品,却也绝对的缺少内涵。
“艺术应该是高格调的,是少数派的精神圣品。
“如果连一个充满商业臭味的、被炒作、被热卖的‘商品’,也能被称之为艺术盛典,那是对艺术的玷污,是对艺术家的不敬——”
方少珺越念,眉头皱的越紧,她独自里不多的骂人言辞开始酝酿,眼看就要憋不住了。
可还不等她发怒飙脏话,华父就已经率先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