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刘氏诸王遂群起而杀诸吕,吕氏一族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吕家女的子嗣同样被尽数诛杀;
对于刘盈的几个儿子,大臣认为吕雉所立的后少帝和另外两个刘盈庶子均不是刘盈亲生,于是先废后杀少帝刘弘,其后又将刘盈的子嗣全部诛杀。】
【废了少帝,自然要选立一位新的皇帝。那,究竟该选谁呢?】
【经过商讨,在混乱中起兵诛吕的刘肥长子、刘邦长孙的齐王刘襄被排除在外,因为“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他母家的力量太大了,不好处理;
随后,刘邦的第七子、继承了英布的封地和封号的淮南王刘长也被排除,因为他“以为少,母家又恶”,年纪不大,母家又很有能力和想法。】
【最后,刘恒就被推选了出来,他是刘邦现存于世的最年长的儿子,又“仁孝宽厚”,且“太后家薄氏谨良”,于是一起暗中派人去代地召刘恒来京城。】
汉朝,惠帝年间。
吕雉指着神迹中少帝等人被诛杀的场景,对刘盈冷声道:“皇帝,看到了吗?看到你的儿子、他们的下场了吗?看到吕家的下场了吗?”
“这样的斗争,没有人会放过对手,朕还是不算狠心的,并没有株连那些人的家人。而我们的结果呢?”她看着刘盈,“吕家的结局朕不意外,毕竟吕家终究是外戚而非皇族,但是你的子嗣,同样不会被剩下一个!纵使,他们是刘家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臣们会留下刘盈的儿子吗?怎么可能。他们废掉少帝的理由是非惠帝血脉,否则并没有正当的废帝理由,但到底是不是惠帝的血脉他们不知道吗?
既然如此,又怎能留下惠帝的子嗣,作为他们的隐患呢?到时候,追根溯源,是他们杀掉了惠帝一脉,又是他们迎小宗入大宗,只要还有惠帝子嗣存活,他们就一天不能安心。
刘盈依旧沉默。
吕雉也不愿意管他到底在想什么,左右这些年她也已经看明白了。
而说到底,刘盈最大的作用就是活着,活着作为一个皇帝的身份,并且生下子嗣;而、自己的最大目标也是活着,活得长久一些,只要自己的寿命足够,能够撑到下一代被培养出来,问题就会少很多。
汉朝初年。
刘邦看着大臣们商议究竟推举谁为皇帝的场面,冷冷地笑了一声。
他确实不是很喜欢刘盈,也和吕雉关系不是很好,也更在意大汉江山,只要皇位上坐着的是他刘家人,他就可以允许。
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允许、乐见大臣们对自己的儿子挑挑拣拣,挑拣的条件还是母家的势力、是否容易掌控——什么吕氏的问题,功臣集团们实际上还是希望大权能够被自己掌握,而有了更亲近的母家,皇帝还会愿意放给他们多少权力?
哪怕为了制衡,皇帝都会给外戚一部分力量。
大臣挑来挑去,最后选中刘恒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他“仁孝宽厚”——好说话好掌控好糊弄;母家薄氏“谨良”——没什么势力也没什么能力。
刘邦咬牙,看来他也要争取多活几年,多削一削功臣集团,顺便要是能够解决外戚和太子的问题就更好了。
喜欢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