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战场指挥官有过黄纵这么好的位置,可以不受干扰的在战场中间支棱起一个了望台,然后从容淡定的指挥。
在他的指挥下,每天晚上,伤亡较大的部队被从一线悄悄的撤了下来,替换上后方修整齐备的生力军,不断有营连级援兵通过战场上的空隙进行穿插,增补到薄弱的环节。一支支突击队被安排在了陈朝军队的视野盲区,准备着第二天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点点惊喜。
当苐二天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士兵们的头盔上时,陈朝的军官和士兵突然发现,昨天已经被他们攻打得摇摇欲坠的阵线突然变得坚固无比,而自己的侧后方薄弱环节总是被突袭,害得已经推进的士兵不得不掉头回去增援,待阵脚稳固,军官们回忆下过程,才发现前几天好不容易前进的几百米又丢了回去。
就这样混战了十天,太子陈煜再也压制不住火气,气势汹汹的再次来到了前线。
很明显,虽然陈朝军队怎么看都占了上风,每天开战总是能击退清河军,但却一直都稳不住战线,因此若是要论统兵大将的马怀德是否有指挥失常的问题,算不得冤枉了他。
况且陈朝大军丢下中部战场的凉国军,近乎于以举国之力跑到西南来,其本质上就是想找个软柿子捏一捏,弄点战绩来稳定后方,才能把战争继续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然,陈煜很清楚,清河并不是一推就倒的弱国,所以他一开始没有想过能够速胜,但打了这么久一点变化都没有,那就不能忍了。
毕竟陈朝军队人多啊,在双方僵持的战争中,人多的最大优势就是“吃得多”,况且转运到陈朝大营的粮草又要转运到前线,还得有消耗,这一来二去的,后勤军需官冒着杀头的风险跪在陈煜面前,痛陈后方粮食实在是难征,况且日子临近秋收,大军征召的民夫若是不放回去收粮食,怕这个冬天会很是难熬。
陈朝地域宽广,土地肥沃,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再加上这个世界高得不合理的粮食产量,其实军粮一直都不是作为统治者过于关心的问题。
就连林海都是借着这个世界的莫名高产,才在人口不足的情况下开启的工业化之路。
但问题是,再好的耕地都需要人去耕种和收割,而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仅让陈朝损失了大量的人口,更重要的是大批量的青壮劳动力被军方征用。。。
就在三天前,作为幕僚统领的周尚文还和马怀德谈了话,表示因为战线漫长,后方要供应大军旷日持久的作战非常的困难,而且现在双方争抢的这片土地也实在是算不上好地方。
他叮嘱马怀德,尽快结束这次没有意义的战斗,在秋收之前大军的注意力必须收回到召阳城附近,到时候太子会遣散一部分民夫回家收割,待秋收完成,军粮充沛之后,再行决战。
感觉到周尚文话语中有意无意透露的不耐,官场与战场经验同样丰富的马怀德闻到了一丝丝不祥的味道:自己拖了太久了,空耗兵力却一点实打实的战绩都没有,太子殿下已经不耐烦了。
这让他感觉到非常的不安。
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前途。
而是想到仅仅是一片没有任何意义的山间平原,自己拥有绝对优势都没有打下来,那么即便是自己不顾伤亡打下来了,那之后的召阳城,还有清河人耗尽心血修建的“国平要塞群”,又该是如何的强大与坚固呢?
况且即使真的打下了“国平要塞群”,也不过就是堪堪推进到清河的边境,要覆灭清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凉帝国已经很难办了啊。
现在又多一个清河。
难道是太子殿下真的不适合那个位置?
要不然为什么一轮到他上去,就出这么多幺蛾子?
马怀德用力的晃了晃脑袋,尽可能的把这些大逆不道的想法给甩出去,毕竟他马上就要见到那位即将失去耐心的太子殿下。
“马大人,整整十天,你的兵力至少是清河人的三倍有余,你能不能给孤说说,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战果呢?”
在山坡上用望远镜亲眼看着陈朝步兵排山倒海的冲过去,清河士兵稍作抵抗就撤退,原本胜利近在咫尺时,一支清河的重甲兵掩护着强弩兵从侧后方杀出,切断了陈朝前凸部队的后路,大军又不得不回撤。
刚刚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突出部又没有了。
太子阴沉着脸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