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十,天刚蒙蒙亮,赵志军就开着借来的破吉普车送顾立春和赵高。两人拎着两个大箱子,背着黄挎包,缩在车里。这年头,吉普车里可没有空调,真的是冬凉夏暖。
赵志军一边开车一边问赵高:“小赵,你记得你志荣叔的模样吧?”
赵高忙答道:“好几年没见了,大概轮廓没变的话应该能认出来。”
赵志军道:“那就好,汽车站人多,你仔细瞧着,他没见过立春。”
赵志军又对顾立春说:“你二叔是自己人,你婶子这人也挺好,大方和气,你们要是不喜欢住旅社,也可以住他家,有什么事就跟他们说。”
顾立春嘴里答应道:“好的,赵叔。”实际上,他是不可能住到对方家里的,别说是这种关系,哪怕是亲叔叔家也没有旅社自在。
为了赶六点的早班汽车,赵志军车开得很快,这车又破,跑况也不好,一路颠簸着到了县里汽车站。
他们县里又直达省城的长途客车,当然也可以先坐汽车再倒市里坐火车。只是一天就发两趟车,早上6点一趟,下午3点一趟。
他们到达车站的时候还不到六点,赵高拿着介绍信去买票,汽车票价是8块钱,以这时代的工资标准来说很贵了,好在他们是出差,回来能报销。
赵志军帮着把行李搬上车,等两人找好坐位,他才准备下车,下车前还不忘叮嘱顾立春一句:“出外在外,一定要小心行事,一定要平安回来。”
顾立春点头:“好的,我会的。赵叔你多劝劝我妈,让她放宽心。”
赵志军下车后,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扛着大包小包的往上挤,还有人在车下吃早点,包子油条烧饼都有,包子还是韭菜馅儿的,顾立春只好拉上围巾捂上鼻子。
赵高全无察觉,反倒一脸兴奋,“顾哥,我长这么从来没出过咱们县,这次跟着你去见见世面。”
顾立春兴致缺缺:“真的没啥世面好见的,都是又穷又破,省城也就略微好些。”整个国家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一切是百废待兴。
赵高看着顾立春,只能暗自感慨:瞧瞧顾哥这志向,人家连省城都不放在眼里。不像他,出个远门就兴奋得不行。以后自己也要稳重些,绝不能让人看出来自己没出过远门。
赵高内心活动十分丰富,顾立春一上车就调整个舒服的姿势开始补觉,起得太早了,没睡好。
不过车里有点吵,味道很重,想熟睡不可能,顾立春就这样半睡半醒,身体随着车身的颠簸摇摆一起晃动。
汽车中间停了一次,下去一批人,又上来一波乘客。
乘客中有对衣着朴实、面容愁苦的夫妻,抱着一个病秧秧的男孩子,孩子大约两岁多,一上车就哼哼唧唧地哭个不停。这三人的位置跟他们只隔着一个过道,孩子的哭声宛如魔音入耳。
顾立春被吵醒,只好睁开眼,迷迷瞪瞪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呆。
夫妻俩挺不好意思,不住地向大家道歉并解释:“对不起,我家孩子生病了,他一难受就哭。”
大家一听孩子生病,自然也不忍心指责他们,还有人关切地问孩子的病情。
赵高也问了几句,夫妻俩原本看赵高长相凶,有点发怵,一接触发现人还挺不错,话慢慢地也多了起来。
汽车又开了一会儿,大家纷纷拿出自带的食物开始吃饭。赵高拿出吃食,他们带的东西挺多,葱花饼、烧饼、煎饺、茶叶蛋、酱肉,还有各种零食,但顾立春什么也不想吃。
他只撕了一角葱花饼,饼已经凉透了,但味道仍然很香。
那孩子突然不哭了,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盯着顾立春手里的饼看。
孩子的父母发现后,不好意思地冲顾立春笑笑:“他刚吃过,不饿,孩子就是好奇。”
顾立春拿出一块饼递给孩子妈,赵高也给小男孩剥一个茶叶蛋,孩子爸爸正要客气,小孩子却伸出两只小手,飞快地抢了过来,逗得周围的人忍不住笑了起来。孩子爸妈也跟着一起笑。
顾立春看这孩子头大脖子细,面色发黄,也不知道也是什么病?不过,有一点好处是,孩子有东西吃后就不怎么哭闹了。
顾立春一是看这孩子可怜,二是为了避免魔音穿耳,时不时地给他塞点零食,弄得夫妻俩越发不好意思。
四个人一熟话就更多了。当夫妻俩得知顾立春和赵高是出差时,语气中满是羡慕。
赵高一边逗着小男孩一边跟夫妻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
没有了魔音,顾立春又开始犯困,靠着座位又睡了起来。就这么迷迷糊糊地一路睡到终点。
汽车到站后,两人也不急着下车,而是等其他人先下之后再下。那对过的夫妻抱着孩子下了车,孩子跟赵高已经熟了,冲他不停地挥手告别。
等到三人下车后,赵高随口感慨一句:“农民兄弟的日子过得比咱们苦多了,王大嫂说她要去亲戚家当保姆,挣钱给孩子看病。”
顾立春随口接了一句,两人说着话,拎着皮箱,慢慢跟着人流下车。
他们一下车就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长相跟赵志军两分相像的男子站在路边,正打量着他们。
双方目光在中途相遇,男子大步走了过来,朗声问道:“你们就是顾立春和赵东大,我是赵志荣,来接你们。”
两人赶紧打招呼:“志荣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