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明想了想:“如果他愿意学的话,我肯定会让他学,如果他不愿意,我确实也不好强求。”说出这话,冯正明紧接着自己也笑了。
“哈哈哈,刚才宗师傅你还说你儿子不想学厨,看起来以后我这份手艺,可能也会变得后继无人了。”
宗德胜先是跟着笑了笑,不过紧接着他又赶紧表示。
“不会,正明你的手艺摆在那,应该不会后继无人,我看了你和那位科夫曼大厨做的猪蹄,说实话我们都很惊讶。
如果不是你们做出来那样的猪蹄,我们都想象不出,原来猪蹄可以那样做的。”
宗德胜所说的确实是实话。
可以说,国内各地的厨师真没想到冯正明和科夫曼把猪蹄都能做出了花样来。
尤其让很多厨师品尝后意识到,似乎中餐和西餐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
就像是科夫曼的那道猪蹄,冯正明在鲁菜中竟然能找到相似做法。
两个人做出的猪蹄,味型上很相似,但又分别体现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特色。
如果要问好不好吃?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宗德胜也不敢说所有人都会觉得好吃。
至少他和国内外一起品尝的厨师们,都觉得冯正明和科夫曼做的好吃。
说起来很简单,两个人做法上都是把猪蹄本来腥臊味道尽可能去除。
然后再给猪蹄加入其他的有些风味。
保留猪蹄最精华的胶原蛋白。
再加入其他的一些不同口感和风味的辅料。
当然,最关键还是烧制和红扒的汤汁,更是为整道菜增添一种立体感。
可以说,在品尝了冯正明和科夫曼做的猪蹄后。
现场国内和海外厨师们突然产生独特共鸣。
原来厨艺也是没有国界的,大家在烹饪上很多时候可以共通。
宗德胜回忆一番,再次忍不住说了句。
“果然还是需要学外语,如果我们大家都会外语的话,在跟海外那些厨师交流的时候,会方便太多啊,很多东西我们可以更好交流。”
冯正明笑起来:“哈哈哈,宗师傅这就对了,学好外语,不代表我们是在崇洋媚外,是为了让我们相互可以更好交流。
也能从人家那里学到更多,对我们更有用的技术,能够越我们自己。”
宗德胜很认同:“没错,会了外语,以后我们也可以更好把我们的中餐,传播到海外去。”
冯正明笑着摇了摇头:“这一点可能还是有难度,毕竟每个地方人的口味偏差还是很大,或许大家相互之间会有一些共通点。
但整体上而言,不同地域生活习惯下的人,口味上的差异还是很明显。
这就像同样是花椒,我们齐鲁的花椒和川渝的花椒,在味道上真的是天差地别。”
宗德胜也是笑着点点头:“就像是在别人眼里,我们本帮菜就是甜。”
冯正明补充:“浓油赤酱,不是单纯甜。”
宗德胜叹了口气:“是啊,我们确实不只是甜,只不过大多数人可能印象只剩下齁甜,也和现在本帮菜厨师本地人越来越少有一定关系。”
冯正明看到宗德胜无奈叹息。
他笑着安慰:“我觉得,不一定非要去改变别人的印象,我们厨师先应该服务本地人的口味,然后再加入其他地方的一些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