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充懵了。
解咒,什么解咒?
“楼船将军。”路博德的眼神一下子冷了下来:“您胡说什么呢?该不是把那老匹夫临死前的无能狂怒当真了?”
“呵,你不也说了,那是诅咒么!”
杨仆很不服气,眼见着要和路博德吵起来:“不然你说是什么,军侯前一天还好好的,大半夜的就高热不褪!肯定就是南越人搞的鬼!我让南越人解咒有什么错!”
“让疡医治,疡医不也治不出名堂?”
被点到名的疡医,正是医校出身的先生郁浑。他被杨仆一嫌弃,登时红极了脸,手足无措,低头道:“是在下无能。”
江充却如同一下找到了主心骨。他几步冲到了疡医面前:“你快说说,军侯他得了什么病?能不能治得好?”
“据在下诊断,军侯他是到了南方水土不服,再加上为行军耗心劳神,身子已经紧绷到了一处临界值。后来又、又……”
“又怎么样了?”
“在下只知道,是军侯的肺部风温积劳、伤口又有南方的邪祟入侵,加上战胜后军侯心情轻松,才会让宿疾一夕爆发,病来如山倒。”
郁浑羞愧到了极点,连头也不敢抬:“可是,这几种病在下诊出来了,却只能治标不治本。”
其实,他们几个先生也一度私下问过祭酒:像这种邪入伤口、肺腑,兼之高热不退的病人该如何医治,才能让他们痊愈?
可是,一向包治百病的祭酒沉默了。半晌,才幽幽叹了口气:“不瞒你说,现在的我也治不好肺炎。除非有一种药……”
她没说是什么药,却一瞬流露出怀念的神情。
()于是众人尽皆明了:这种药,至少目前在他们大汉还不存在。
江充丝毫不知,连珠炮似地发问道:“不是有那个什么,大蒜素么?我妹妹发明的其他药呢?你可都用过了?”
郁浑摇头:“大蒜素乃是治痢疾的,金鸡纳霜是治疗疟疾的。都非是对症之药。在下已按照古方煎服了桂枝汤,又用酒精擦拭了军侯的额头和手心。”
可问题就是,治是治了,但一点儿没效果。霍去病昏迷已有6个时辰,直到现在,也毫无转醒的迹象。
这怎能让众人不着急?
其实也不能怪郁浑,他已经做到了自己水平内的最好。可谁让这个时代的医学水平就是如此落后呢?《伤寒杂病论》至少二百年后才能提出,在此之前,人们甚至对风寒之症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
郁浑能看出来是水土不服在前,加上肺部出了问题。没有误诊,已经很不错了。
即使在《小品方》中,中医也承认肺炎是难疗之疾,时行瘟疫是毒病之气。
没有青霉素,治好肺炎只是极小概率的事情。即使是江陵月来了,也是一样。
杨仆这时如同抓住了路博德的把柄:“听到了么?是有邪祟钻进了军侯的体内。肯定是南越人捣的鬼!照我说,就该请人做法给军侯驱邪,找什么医生根本没用!”
郁浑一刹怒视着他,缓缓吐出江陵月的口头禅:“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杨仆则投来蔑视的一瞥:“那你倒是把军侯治好啊。”说完就不再打理郁浑,望向了江充:“如何,你那边几个南越降将有没有认识什么大巫的,快把人请过来!”
作为一个以后会拿鬼神巫蛊之名搞事的人,江充是不信这些神叨叨的东西。非要信的话,也是信他妹妹。
此刻,他就扯了扯嘴角:“在下不敢保证,楼船将军能保证南越人一定可信?万一他们和吕嘉一样对军侯心怀恨意,故意诅咒他,怎么办?”
杨仆语塞了,半晌才道:“那也总比现在束手无策的好!”
郁浑适时插话:“不若把祭酒请来。”
“祭酒?你是说景华侯?”
杨仆不屑地冷哼了一声:“你都诊不出来的病,她一个女子,能看出什么名堂?还是说,她会的不教给你?这是对你有保留啊。”
郁浑气得脸都红了,咬牙不再看他,恳求的目光投向了路博德。这位和他们祭酒一起出征过,应该对祭酒的本事知晓几分吧?
孰料,路博德也露出了沉吟的神色。
“景华侯应当有办法救治的……可问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她人在长安啊。”
说不定人过来了,黄花菜都凉了。
当然,这句话路博德没说出口。
杨仆的提议显然让他有几分意动,但江充的异议也不是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