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大人是在先皇时期便开始任职,知道的自然要比平常官员多得多,他之所以说出这些事情
便是怕这位小沈大人年轻气盛,万一一气之下与那些大臣撕破脸皮必定会闹得两败俱伤,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他还挺欣赏沈清远的。
沈清远自然明白他的用意,不过这件事他早有打算,不急着跟那些老狐狸硬碰硬,这对他来说是下下之策,他可不想这么快就领盒饭。
将良大人送走之后沈清远便开始琢磨收债的事情,他将那些欠了国库银两的官员名单都找了出来,发现这些人累计下来的钱已经达到了一个可怕的数目,于是便决定,钱是必须要还的,不过要好好想想怎么要钱才行,毕竟已经有两个人提醒过他这件事情的棘手了,一般手段肯定没办法让他们还钱。
沈清远虽然不打算跟他们硬碰硬,但是该有的流程还是要走的,毕竟这可是皇帝给他派下来的任务。
这些天沈清远去了好几位大臣的府上拜访,吃了不少闭门关和那些人的冷嘲热讽,不过他倒是没放在心上,毕竟只是走个流程罢了,他也没指望真的有人能良心发现还清欠款。
不过那些大臣倒是对这位沈大人的态度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毕竟谁家上门催债的脸上挂着笑,吃了闭门羹还能毫不停顿地赶往下一家。
当然,除了一些骂得格外难听的人例外,已经被沈清远列入了黑名单,毕竟他这个人还是挺记仇的。
就这样过去了几天,愣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还钱,沈清远
甚至沦为了那些官员口中的笑话,堂堂户部尚书,竟然接连吃了这么多闭门羹。
沈清远倒是不着急,时机还没到呢。
“唉,其实很多官员欠的银子不多,但是不过是碍于那些大臣的颜面,不敢出头还钱罢了,毕竟明哲保身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不然也不至于一个人都不还钱,”良大人朝沈清远安慰道。
良大人是为数不多的,当年已经还清国库银两的大臣,所以此时来找沈清远并不打眼。
沈清远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他早就摸清了,朝堂上的大臣其实基本上都家底丰厚,不可能还不起欠的钱,不过是耗着不想还罢了,想要让他们掏钱只能以利诱之,那么自己如今有什么利能引得这些老狐狸主动掏钱呢?
沈清远想到如今自己最大的优势便是手中握着的那些产业,他手中的产业最赚钱的便是各种各样的厂子,如今大景朝那些商人的货源接近半数都来自他的那些厂子,如果想来他的商业地位应该不低。
官员行商在大景朝十分普遍,只是必须要严格遵从大景朝的律法,不得打压普通商人,而且交的税要比普通商人要高得多,即使是这样,仍然有很多官员经商,名下的产业不少。
没几天,沈清远便停止了上门催债的做法,那些大臣还有些奇怪,不过大多数都觉得这沈大人肯定是自尊心受挫了,毕竟这么多天都没收债成功,对此
他们还十分得意。
然而没多久,京中就开始传出沈清远成立商会的消息,入会成员不限身份,只要交足二十万两白银便能入会,凡是入会的成员只要在沈清远名下产业中取货都能享有优先够买权和优惠,但是官员入会的前提便是将欠国库的银两必须还清,以此来保证对方的信誉,会员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京中很多普通商人并没有欠债负担,很快便交钱成为了会员,要知道沈家远名下的各个厂子里的货源十分紧销,想买又买不到的人可多了去了,就是最近新开的玻璃厂也大有赚头,更别提还能有优惠价了。
这消息一出,那些大臣也坐不住了,他们可有不少货源都是在沈清远的厂子里进的货,自然明白这些消息带来的是什么,于是原本坚定不还钱的心开始摇摆。
于是沈府陆陆续续受到了一些官员的拜访,沈清远自然明白他们是过来干什么的。
果然,那些官员一进来便笑得一脸和气,仿佛当初让沈清远吃闭门羹的人不是他们一样:“沈大人,我们是过来还欠下的国库银两的,不好意思,之前忙着筹备银两便怠慢了沈大人,还望沈大人海涵。”
沈清远自然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将这些没被他写入黑名单的人还的钱都让人清点好收入了国库。
“这……沈大人,我们也想加入商会,您看……”那些官员期期艾艾地说道,毕竟当初他
们可是让沈清远吃了好几个闭门羹,自然没什么把握能让沈清远同意他们加入商会。
“入会需要交足二十万两当做商会的会员费用,你们可要加入?”沈清远也不打算为难他们,直接询问道。
“当然!我们这就回去成全,多谢沈大人!”这几名官员一脸高兴地离开了沈府,明眼人都知道他们进去干嘛了,这些那些原本还观望的人彻底坐不住了。
沈清远倒是觉得有些讽刺,让他们还个欠款拖拖拉拉,个个都说没钱,结果一有利益,二十万两的会员费说交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