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兵分两路,禾茉和范崔盯着窑炉这边,陆潜和陆舟两兄弟跟着白知府一起去盯着花椒那边的采摘。
一帮人辛苦准备了三日,总算是将所有的材料都准备齐全了。
“几位大人,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咱们什么时候能开始?”白知府手中拿着谷仓的钥匙,就等着范崔几人开口。
“上午先弄完一个谷仓吧,工程量太大。”范崔便是心急也没办法,毕竟东义府的谷仓面积很大,光是一个谷仓占地面积就大约43万平方米,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
这么大的谷仓,便是一百来号人也难以处理,何况现在东义府所有的衙役和官员加在一起都不够一百个人。
一个谷仓尚且有这么大的工程量,更别说东义府的谷仓是整个东陵最大、最多的,远不止只有这一个。
“成!那就按照几位大人的要求去做!”白知府恭恭敬敬地应下。
白知府官位虽然比禾茉和陆潜几人要高,但算起来在京城做官的,总要比外放的官员更有面子些,何况这次司农司的人过来,是为了给他补这个窟窿的,怎么都要恭敬些。
衙役们在谷仓中干得热火朝天,禾茉等人也没闲着,眼看播种的时机就在眼前,再耽误不得,但人手又不够,禾茉等人只好去动员百姓。
衙役们处理完的谷种直接泡水,然后拉出去播种,一条龙解决,正好能赶上最
好的时机。
“这个时候普通百姓家也忙,若是想要他们过来帮忙恐怕……难!”范崔知晓动员百姓能方便许多,但谁家这个时候没有没有几亩地要耕啊!
“东义府往年的赋税重不重?”禾茉翻着手中的册子,并没有瞧见东义府征税的记录。
“重!东义府百姓的赋税放在整个东陵都算是重的,只是寻常百姓承担起来不算困难。”陆舟对赋税缴纳这一块儿很是熟悉,几乎是禾茉刚刚说完,他便接上话了。
“既然重,为何承担起来不算困难?”禾茉去司农司的时间短,还不清楚东义府的具体情况。
“东义府不仅官府种的田是良田,就连寻常百姓种的田都是良田,放在其他地方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因着东义府的地形,这样的良田到处都是。”
“无处不在的良田,自然地里的产量也就多,要征收的赋税虽然重,但百姓承担起来也不算难事,若是遇上丰收的年份,光是丰收一年的粮食就足够一家人吃一年还有剩。”
范崔这么一解释,禾茉倒是听明白了,“这几年南方也不太平,频频遭灾,想来百姓们手中也没有多少余粮了。”
“但是税却依然要缴纳原来的税额,想必承担起来也是难的,若是稍晚些交上去,也能喘口气。”
禾茉说完,范崔就知她打的是什么鬼主意,“好!我便豁出这张老脸再去求一次!”
禾茉知晓司农司总是有些
特权的,在朝廷上对于赋税一事也有发言权,每年的赋税只要上交了,晚一些基本上没有大事,毕竟各地运输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若是有了司农司的首肯,操作起来肯定是要方便不少的。
“谢谢大人,我这就去让人贴告示!”禾茉的目的达成,自然高高兴兴地离开。
至于范崔,自然是要去写折子上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