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杜邗的儿子杜或十五岁时送到纪凌身边,已经成为纪凌最得力的文官。
同为大学士,缪成志是他们外祖,不用说,送不送人都行。
大学士之首的郑锡虽说近几年不会退下来,但年纪到底不小,是时候重用他的儿子了。
十四岁,送到十岁的公孙耀身边刚刚好。
纪胜倒是把这事忘了,点头:“还是弟弟你想的周到,只是郑锡儿子有些胆小,不若他父。”
两兄弟自己闲聊,绝对不会传到外面,说的也都是真心话。
纪凌同意,不过道:“郑大学士最重视的就是这个儿子,在储君之子身边,想必他会安心。”
此事定下。
明年纪国各地开始少量征兵,送到西边的西海关跟北面的雁门关。
以及优先城墙建设,再者招郑锡儿子郑书荣到公孙耀身边当伴读,都在纪凌身边跟着学习。
其他暂且不论。
最后一条,让郑锡心中百感交集。
他来纪国已经十几年时间,早就把郑国抛之脑后,但当初郑国国君要杀他儿子的事,他可没忘。
这是他来纪国的重要原因。
这么多年过去,儿子在纪国没吃一点苦,天下战乱也波及不到他,更有名师指点。
现在儿子郑书荣虽平庸,但跟在储君之子身边,加上纪国一脉全都重情重义,以后就算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也会衣食无忧。
这样的安排,解决了他最后的心头之患。
如此纪国,怎么不让人肝倒涂地。
等知道这是小公子的提议,郑锡更是感慨。
两兄弟倒是不见外。
若纪胜不说,谁又能知道,他明明可以自己揽功的。
但现在的郑锡已经没有想法,纪凌明显对那个位置没有一丝想法。
或者说,正因为位置上是他父亲,以后是他大哥,他一点想法也没有。
郑锡摸摸自己花白的胡子,又感受了下建好的地龙。
感觉自己还能再给纪国办公二十年!
周朝六百三十八年,纪国四年。
各地征兵果然引起一点骚乱,众人只怕是又打仗,等知道是去驻守西北,情绪还好了不少。
各地百姓实在是怕了。
经历过天下大乱,又经历过和平稳定的生活,没有人会怀念战争。
西海关跟雁门关很快驻守各二十万大军。
他们是耕战兵,平日没事的时候种田,但会抽时间训练,而他们交的赋税则少之又少。
这种方式很快推广到全国各个指挥营,既能消磨大家的精力,不让他们变成为祸一方的兵痞,还能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
对士兵们来说,种田可比打仗好,宁愿一辈子种田,没事再操练一番,也不愿意真的上战场。
这个想法朴实又有道理,只是少了些军魂。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