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以为可以轻松一点,怎么大家一开口,都是要钱?
特别是各地郡守,就差把要钱写在脸上。
郡守上面的知府,更是眼巴巴等着工厂建设。
“我们顺宁府气候合适,同样能种甘蔗,竹子更是不少,糖厂,造纸厂,怎么也要来个十几个吧。我们下面十几个郡,几十个县啊。”
“我们甘肃肃州找到了橡胶草,已经在大面积种植,但以后想要运到中原,必然要好的官道,那我们的官道?”
“齐鲁之地难道不用吗?那是卢国旧地,自古就是盐场,再有珍珠养殖,那边也需要啊。官道当然也要。”
“新兴江浙同样需要啊。我们那边水利资源丰富,气候更是好,土地也肥沃,良种跟造纸厂,我们那很缺。”
“晋州跟西安府更是如此,不是要在我们那边引进马匹,修马场。”
“说这些,肃州也在修马场啊。”
这些说话的官员,基本都是纪国国子监出身,只有一个旧贵族子弟。
但他却是个有真才实学,还喜欢学习的,竟然成功融入其中,成为旧贵族中少有成为知府的人。
这会吵起来,全都是帮自己下面要资源的。
纪国还没有那么富!
虽说去年收过一次税收,但不夸张地讲,去年天下四百四十九城,还没有战前纪国旧城池一百多城的税收高。
就这么点银子,怎么养天下人啊。
还修东西,这是在为难他纪伯。
这也确实没办法。
纪国接手之后,才知道其他各地的税收有多烂。
或者说他们习惯了纪国的丰收,再去看他们的田地,就会变得惨不忍睹。
大家吵归吵,纪伯这边早就有要求。
“种田,各地先种田。”
“纪国当初就是吃亏在种田上面。”
“今年秋收之后,哪个地方田地开荒多,田地均产有进步,那明年的工厂就会先分给你们。”
当然,民意的考核同样在里面。
纪伯随时会派人去各地巡查,若发现欺压百姓,谎报瞒报的情况,立刻会处置当地官员。
有了这层监管,很多小动作收敛不少,只有好好种田,在纪国才有出路!
如果说纪国元年的基调是平定叛乱,安抚民心,处理一切叛党分子。
那纪国二年的基调,便是种田。
都去给我种田!
种田才有饭吃,种田才能养活一家人。
饭碗端稳了,大家的心才能稳。
什么东西都放在种田后面,以后再说!
众人一听,立刻明白过来。
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