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见礼过后,季老爷便带了儿孙出去。
季老夫人今年已经七十有八,身体也不算硬朗,见面之后便去了后院歇息,屋内的人瞬间少了半数。
待众人落座,季昭昭便抱着宋明珠过来:“娘,这是您的小孙女明珠,您看看。”
苗老太抱着头回见面的孙女,稀罕个不停:“哎哟,这就是明珠呀,长得可真好看,瞧这小脸,白白嫩嫩肉嘟嘟的,一看就是个健康的好孩子。
亲家母,您肯定没少费心吧?
我这远在千里,没办法给昭昭带孩子,让他们两口子如此麻烦您,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抱着孙女看了会儿,便将话题抛给赵氏。
赵氏笑着接话:“都是为孩子们,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再者说,是我们将昭昭和女婿留在京城,这才导致你们母子分离,说来我还得谢谢您呢。”
“别别,亲家母,您可别这么说,我家孩子我自己知道,您将他留在京城,那才是对他好,为他谋了一个好前程。
话又说回来,有福毕竟是个男子,他在哪里都能过活。
昭昭却不同,姑娘家总是娇气一些,让她离家千里,她恐怕难以适应,您心里也难免牵挂。
所以说,只要孩子们好,我是完全同意他们住在京城的。”
场面话很多人都会说,但是能将这话说到对方心里,那才算本事。
苗老太其他都是套话,但是有关季昭昭的这一句,却让赵氏颇为动容。
昭昭是家里幼女,本来就偏宠一些,再加上一场病让她的反应有些迟钝,家人的心爱之中更添愧疚,是恨不得将人一直留在身边照顾。
可是谁能想到,一场意外让昭昭走失,再找回来时已经嫁作人妇。
好在女婿虽是个庄稼汉,但是为人还算老实,对昭昭也是掏心掏肺的好,他们这才勉为其难接受了这桩婚事。
他们原本是想借着老夫人的身体不好,将人先在京城留上几年,等女婿在京城站稳脚跟,以后就不会惦记着回乡。
可是没想到,苗老太竟然开口就说同意他们两口子留在京城,并且在其中还考虑到了昭昭远嫁的不便之处。
不管这话是真心还是客套,赵氏都愿意认这份好心,因此看向苗老太也更加亲切,两人姐姐来妹妹去的,很快就聊到了一处。
那边两位老人聊得火热,柳氏担心沈若星无聊,便拉着她开始闲聊。
柳氏行事大方,言谈有度,沈若星跟她聊得倒是挺开心。
两人聊了一阵,喝茶的间隙,就听林氏问:“侄媳,婶婶我有一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沈若星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不熟,这种当问不当问的问题,最好别问。
她看林氏眼神,便知这人看不起自己,实在不想跟她虚与蛇委。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只能笑着说:“四婶婶客气,头回见面,您有疑问也是正常,再者说您是长辈,我乃是您的晚辈,岂有不当问的。”
她这话里潜藏的意思也很明白,你是长辈,咱们还是头回见面,所以说话注意些分寸,别让双方都下不来台。
但不知这林氏是真蠢还是装蠢,竟然不顾她的警告,开口就问:“我听闻小妹夫家穷困,娶小妹时不过给了六两聘礼,小妹与妹夫在京中安家,家中更是没有给一点支持。
我一直信以为真,觉得妹夫家穷困,因此咱们娘家自然该多多帮衬,总不能眼看亲妹子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