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苏杭一带的纺织行业,更多的是女子们将原料从东家那边拿回家,然后在家中进行纺织工作。最后,拿着成品送给东家,经由东家检查合格,便能拿到工钱。
应天府这边要先进一些。
为了执行官办纺织工坊制定的标准,应天府的纺织工厂都是让女子们进到工厂做工的。
但是同样因为种种原因,工厂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只有女子在里面的。
然后周边出人的村庄则会派出村里的长辈在厂子里盯着。
至于其他行业?
完全都是使用的男子。
但在当下大明朝,应天府竟然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
这虽然有些匪夷所思。
但朱允熥却觉得,只有让更多的女子走出家门,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
就譬如工部和兵部合办的火药工厂。
那些精细的制造火药的工序,就完全可以交给更加细心的女子们去做。
再比如明军铁甲、面甲的制作,前期涉及钢铁方面的可以是男子们来做,但到了后面的整装环节,却是可以完全交给女子们来做。
尤其是铁甲的串联,面甲的缝制,女子们做起来更加容易上手和细致。
至于是民办的那些工坊。
那些涉及到整个大明社会日常的东西,里面就有更多的工序是可以交给女子去做的。
朱樉沉吟良久。
在他看来,其实不管是谁做事,只要办好的朝廷需要人们做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
但是……
“但是……”朱樉脸色凝重,目光深沉的看着朱允熥:“这件事情且不说朝堂之上那帮理学老顽固们会不会反对,就是现在工厂里的那些男人们,也定然会反对的。”
朱允熥不得不点头,对朱樉的这个说法表示认同。
排除朝堂上下那些理学老顽固们的反对意见之外。
就是那些寻常做工的男人们也有很大的可能是不同意的。
因为这不单单是说要让他们家中的女子出来干活赚钱。
还有另一个点,就是若女子们也能做各种事情赚钱,这些男子们会怎么想,会在一个最基本的家庭产生怎样的变化。
相夫教子。
这是中原人千百年来的共同认识。
女子就该在家中礼敬长辈,帮扶丈夫,照顾子女,而不是抛头露面的想着自己赚钱养家。
这也是为何应天府地界上的所有的纺织工厂,包括官办工坊在内,在农忙的时候都会停工,好让那些女子们能够回家照顾一家老小。
某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
朱樉想了想,开口道:“所以,你是想让外头那三个丫头,跟着你在外面抛头露面,然后再让她们去工厂里做工?”
朱樉的想法很简单。
不论是无锡宋家的小女娘,还有另外两个被送到京师来的小女娘,那最低都是诗书人家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若是被所有人知晓,走进工厂里做工,势必会对寻常百姓产生极大的影响。
但是……
朱允熥却摇着头。
“不!”朱允熥面露微笑:“不光光是要让她们三个人去工厂里做工,我的意思是,要让她们三个人自己在京师所有人眼皮子底下,做起几桩大营生。往后,她们三个就是京师人人夸赞的大厂主,是带着所有人赚大钱的女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