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刘毅(一)
还是老母亲心疼自己,招呼着众人:“大家谁也不许哭,谁也不准闹,这是循儿疼我们,为我们好。好不容易吃顿团圆饭,哭哭咧咧干什么?大家都吃,快点吃,这么好的饭菜哪能不吃…”
卢循药死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又召集妓妾动员,他说:“现在我要自杀,有谁愿意跟我一起死,也不算白疼你们。要是叫东晋的官兵逮住,那就惨了,就是想死也没有这么容易。”
隔一皮差一皮,这些妓妾哪一个愿意死,纷纷反对:“麻雀、老鼠还贪生呢,何况我们人耶?”“就请主公放过我们吧,我们实在没有对不起主公的地方。”“跟着谁不是跟,女人天生命贱,只要能活着,兴许再寻个好主…”
对这些人,卢循就不必客气了,凡是不愿意跟着自己死的人,统统毒杀,然后自己投水自尽。晋军杀到,把卢循的余党全部擒获,捞出卢循的尸体斩首,然后把首级送往京都。至此,孙恩、卢循起义十三年,终于失败,国内暂时趋于平定。
刘裕在豫章击败卢循的时候,就班师回朝,因为
他心里明白,此时最重要的是稳定朝廷的局势,只有掌握中枢,才能令行四方。由于立下大功,又接受了皇帝授予的太尉、中书监职位,所以自己的权势更大了。在这个时候,除了刘裕以外,就是刘毅的权势大了。
刘毅现在不但为荆州刺史,还兼着豫州、江州刺史,都督荆宁秦雍四州及河东、广平、义城等四郡诸军事,可谓雄兵一方,势力不但包括长江中上游大部分地区,还伸展到各地。他的堂弟刘藩还占据着充州,这又在北方渗透着一块势力。
荆州历来是东晋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因为一旦占有这个地方,就可以从此发兵,直趋建康。刘毅本是刘裕的盟友,一块推翻桓玄势力的功臣之一,如果二人同心,那就没说的了,可是偏偏刘毅又不服从刘裕,总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在刘裕之下,为什么他当那么大的官,而自己只是个镇守一方的将军呢?
二人都觉得自己有一壶,矛盾是越闹越大,刘毅表面上臣服于刘裕,但内心充满了羡慕妒嫉恨,多次阻扰刘裕推行政令和布置人事。并做了许多小动作,扩充自己的势力,一旦时机成熟,伺机打垮刘裕。
刘毅派人到朝中结交有名望的人士,想在朝廷中竖立起刘裕的对立面。将豫州的官员及江州的军队都带去
荆州,到任后又重新调度荆州郡县任职。还以自己患病为由,把刘藩请去荆州做他的副手。
种种迹象表明,刘毅这是另起炉灶,有意和朝廷对抗,第二个桓玄的时代又开始了。
聪明的刘裕怎么会看不出端倪,虽然心里有数,但是表面上还是对刘毅挺客气的,有求必应。你不是请刘藩到荆州吗,好,我就答应了。但是刘藩从充州治所广陵进入朝廷建康述职时,刘裕找个引子说他图谋不归,把他赐死。
反正朝廷的印把子在自己手里攥着,他说这个人黑,那就是黑,他说这个人白,那就是白,又没有司法部门管着,自己就是司法。
当时由于通讯不畅,可怜的刘毅还不知道自己的堂弟已经死了,还指望着刘藩前来帮他一把。而刘裕可是个快手,绝不容许刘毅有喘息的机会,立刻准备发兵,攻打荆州。
刘裕还是很聪明的,历来水上之战,谁占据上游谁就占据着主动。然而上一次讨伐卢循,是从下游发兵,逆水逆风而上,居然也取得胜利。这一次又要逆水逆风而上,所缺的是什么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叶枫的动力船,只要船上
有动力,无所谓逆风逆水。而船上有火炮,又尽显东风压倒西风。
刘裕只得放下侍中的架子,带着重礼,以谦虚的态度,再次到叶府去拜见叶枫。
对待刘裕这样的高官重臣,叶枫岂敢不接待,只得领着众小辈,到门前来亲自迎接刘裕。叶枫率先拱了拱手,头略微一低,对刘裕说道:“刘侍中啊,今天喜鹊喳喳叫,就知道有贵客临门!老夫身卑位轻,哪敢劳烦侍中大驾光临。以后有什么事,来个下人传达一下也就是了。”
刘裕嘴也怪巧的,接着说道:“叶老是我东晋股肱之臣,我的军师,早就该来探望。只是由于事务繁忙,才姗姗来迟,万望军师海涵!”
这些都是客套话,说得深一点浅一点,谁也不会放在心上。到了客厅,二人分宾主坐定,李四上来香茶,二人品了一口茶,刘裕才开门见山,直接说道:“不才这次来呢,是想请军师再次出山。刘毅图谋不规,妄想推翻朝廷,我想请军师助我一臂之力,抖擞精神再战一程,保东晋一方平安。”
叶枫心想,说得怪好听,其实还不是争权夺利。叶枫问道:“有些事,我还是有些愚昧,刘侍中和荆州刺
史刘毅,本是一块讨伐桓玄的盟友,说白了吧,也算是好兄弟,为什么这会儿拔刀相见呢?”
刘裕不得不把刘毅的种种对朝廷不忠的事情说出来,最后总结说:“刘毅大逆不道,侍功骄纵,做种种违反朝廷政令的事情。要是都和他一样,还不是军阀割据,国不像国,州不像州,弄得大晋四分五裂。为了保持国家的完整,政令的推行,必须兴兵伐之。”
叶枫点了点头,说道:“你知道有一个国家,是怎么搞的吗?早就避免了军阀割据。要是刘毅想用军队来造反,门也没有。”
虽然刘裕熟读史书,但是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听说过,问道:“还请军帅细细说来,怎样才能避免军事割据?”
叶枫给他细心解释道:“军队是全民的,不是哪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有一个国家,把军队分为地方部队和野战军,地方部队是守卫本土的,没有全国征战的权利和义务,而野战军是为应付国家危急而设置的,不参与地方的事情。这些军队都控制在国家手里,地方上要想调动千人以上的军队,那就得上禀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