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燕藩竟然追求钢产量,达到十五万吨?!
万吨啊!
有嫉妒仇视之人。
也有单纯欣赏羡慕,好奇之人。
蓝玉等人,戴上工人送来的安全钢盔,靠近钢炉。
看着连接鼓风机、吊装轮等机器的大小气缸。
从后参观一圈,再次来到前面后。
靳宓指着两座高炉中间,大腹便便的奇怪炉子介绍道:“师公,这就是转炉,生铁水和熟铁水混合流入这个转炉后,转炉就会被拉入后面的高炉中,进行混合熔炼。”
“这个高炉,配合了两个气缸,能做到前后左右,三项摇摆,使炉子里的两种铁水,进行充分混合熔炼。”
……
朱元璋故意笑问:“你介绍的这么仔细,就不怕我们这些参观的人看了,把你们这种技术偷学了去?”
靳宓挠了挠头,看向朱棣。
朱棣含笑抬头,看向高炉顶部。
靳宓又挠了挠头,只能实话实说:“师公,且不说,这种新式炼钢法子能不能成,即便能成,我认为,以大明现在的技术储备,就算是知道原理也建不出来,这座炼钢炉建设中,运用了很多技术,其中更有很多新技术。”
“这么高的钢炉,朝廷是可以做小一点。”
“但吊装轮运用的轴承、为产生刚强动力,我们做出来的小型气缸、两个气缸,就能实现转炉三项摇摆运动的机括……”
“这些技术都是朝廷现在无法解决的。”
“就连铲斗使用的钢缆,朝廷就做不出来,拇指粗细的钢缆,不是拇指粗细的钢筋,要把一根铁,先拉成一百米、乃至两百米、三百米完整的铁丝,然后再用至少五十根铁丝,用拧绳器,拧成坚实,且具有一定有软性的钢缆,单单这一项技术,朝廷现在就不具备。”
“而这一项技术,是建造这样一座炼钢炉,所需技术中,最为寻常的技术。”
……
朱元璋认真听着,默默点头。
那种吊铲斗的钢缆,他刚才见过了。
别说钢缆了。
那个巨大的卧式锅炉的铸造工艺,朝廷就做不到。
随着朝廷铸炮技术的成熟。
他对铸造技术,也有了很大了解。
铸造这种密闭的大型锅炉,但凡上面有一个沙眼,气密性不够,都无法使用。
而体积越大,沙眼出现的可能性就越高!
这也是为何,火炮越大,越难铸造的原因。
老四当初提供了岸防炮的铸造技术,可直到现在,匠人铸造岸防炮的成品率都很低。
更遑论这种比岸防炮更加庞大,铸造工艺更加复杂的卧式锅炉。
……
三四个小时。
临近中午。
气温越发炎热。
而高炉周围,更是让人难以忍受时。
有人开始低声发牢骚抱怨,甚至恶毒揣测。
“燕藩再好,这天气也得扣一半的分!”
“这么久了,到底能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