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余的公主府内有一处湖泊,水是从城中河那凿了水渠特地引进来的。
类似的水渠不少,毕竟李余这块住的都是皇室宗亲,谁家不弄个池潭湖泊,谁家办雅集能没有流觞曲水,所以各家都有这么一条水渠,自城中河引进府内,然后再通过水渠流出府外,导回河中。
李余最近没事干,就在自己府里钓鱼。
钓不上来就找帮手,每次拿起鱼竿一坐就是一整天,最后又只留下一条送去厨房煮了,剩下的尽数放回湖中。
桂兰为了增加李余钓上鱼的几率,特地从外头买了活鱼回来,放进湖里哄李余开心,李余钓过几次后嫌鱼多没意思,让人开了阻鱼游走的水下栅栏,把鱼放出去不少。
除了钓鱼,李余偶尔还会出门踏青,或去城中各处的寺庙道观上香。
因她如今的信仰值足够高,一举一动都很引人注目,导致她去过的地方,总能在第二天引来一大批想要蹭“仙气”的信众。
如此过了小半个月,城中有关皇室的流言逐渐开始往最初的方向扭转。
说李余是妖孽,还说天花本就是她带来的。
但碍于李余确确实实拿出了克制天花的法子,遏制了疫病的传播,这类诋毁李余的流言只在私下里出现,并没有人敢冒着引发众怒的风险,在明面上议论李余的不是。
直到月底,李余邀请了各家千金到城外一座温泉庄子上玩,去到那的第二天晚上就下了一场暴雨,有不少姑娘亲眼目睹一道骇人的惊雷劈开夜空,落在了安庆公主居住的那间屋子顶端。
然而惊雷落下后,房屋安然无恙,连本该有的天火也不见踪影,仿佛李余就是那话本中修为强大的妖孽,能轻而易举抵抗天劫一般。
桂兰自然不会让不利于李余的传言传扬出去,奈何来的姑娘太多,又都是带了丫鬟嬷嬷来的,任凭她如何敲打约束亦或警告,还是让那晚的异象传了出去。
之后便如河岸决堤,所有同李余有关的不利言论席卷了整个京城。
有不少在城中河里捞鱼的百姓说自己曾抓到过腹中藏有布条的鱼,布条上面竟用红色丝线绣着“李女为妖”的字样。
还有一度迷信李余,每逢李余出门都要打听李余行踪,第二天跑到李余去过的地方蹭仙气的人说,他们曾在李余踏青的几个地点附近,发现爬满了虫蚁的石头,那些虫蚁在石头上聚集,形成了一个“祸”字。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如果说鱼腹中书和祸字都还只是引人生疑,那落在温泉庄子的天雷就成了引爆舆论的□□。
以上所有皆是李余一手策划,她个人能力有限,也知道皇帝定能查出端倪。
可那又如何呢。
皇帝长得再像她爸,也终究不是本人,皇帝就是皇帝,比起儿女,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东西需要守护。
不然轩王和李文谦也不会因那些不利于她的流言而如此紧张。
而且这还不是李余准备的全部。
《母仪天下》这本书后半段讲得都是林之宴如何篡位,不像开头那样局限于东平侯府,视野一下子就放大到了朝堂与天下,所以李余知道后续发生的所有天灾,只要她把那些事一一扣到自己头上,即便皇帝现在舍不得,日后也必会在民愤民怨的驱使下除掉她,以安天下。
李余这次是真的豁出去了。
为了防止皇帝阻止她,将她囚禁,她还在前往寺庙道观的时候准备了很多后手,确保能把脏水都泼到自己头上。
这天下午,闷热的天气让李余根本不想出门,可她还有一家道观没去,所以还是换了衣服,准备出府。
然而不等下人备好马车,皇帝就来了。
皇帝此番不是微服出宫,仪仗排场非常齐全,弄得早有准备的李余都跟着紧张起来。
皇帝黑着脸入府,才刚坐下,就对李余冷呵一声:“跪下!”
李余乖乖地跪下了。
之后皇帝半晌都没出声,李余纳闷,抬头看了眼,发现皇帝这次是真的气得不轻,竟被她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余也不着急,默默等着,终于等到皇帝开口,说:“鱼腹中的帛书,野外爬满了虫蚁的石头,还有温泉庄子那道惊雷……给朕说说,你都是怎么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