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自立
朝堂上,众臣对永泰帝是否弑君夺位之事还是争吵不休。
好歹是一国之君,总不能随便定罪。现在算得上证据的也只有那名内侍的口供,可是总不能因为一个内侍的话就废黜当今吧?
说出去岂不是个笑话。
但慕容昭也早就预料到这一点,已经做好后续准备。
于是,在朝会上,慕容昭主动提出为了平息此事带来的风波,干脆把事情查清。若是凭空捏造,也能还永泰帝一个清白。
此话一出,众臣自然不会反对,反对岂不是心虚。但是,谁来审理此案就很重要了。
最终为了以示公平,就由三司加上宗正寺共同审理此案。
朝野上下无人反对,因为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在主审官员的选择上,刑部和大理寺的主官都是中间派,都察院的掌院快要告老,平日更是低调,只求安稳。这三位固然不亲近永泰帝但也不属于慕容昭一党。
看到这三个人选,众臣都没办法说什么。人家宁王可没选自己人,要是还说什么就有点不识好歹了。
还有宗人令赵王也负责随行督察,确保此案公正。
赵王本就辈分高,先帝都要叫他一声叔叔,在宗室中威望也很高,平时对宗室也多有约束。不管是宗室还是朝堂重臣,对这位老王爷还是敬服的。
有他坐镇,大家对最后的结果更放心。
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位老王爷平时不露声色,摆出一副颐养天年,不问世事的姿态,内心对永泰帝其实是很不满的。
有些事情瞒不了人。
永泰帝在当初萧家的案子中,对萧景明晃晃的袒护其他人都看在眼里。
等到同昌长公主的真实死因暴露出来,宗室心里谁不膈应。
谁也不是傻子。普通人可以说不知道同昌长公主到底过得什么日子,可萧景是你的心腹,若不是有你的默认,一个臣子再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光明正大地欺负一国公主。
理智上,大家也能想明白。
一个是自己的得力干将,能为自己稳定朝堂,另一个只是同父异母,感情不深的妹妹,谁更重要还用说吗?
但是,感情上,同为宗室完全不能接受。
同昌好歹是一国长公主,她姓慕容呀。按道理,普通的臣子要是迎娶了公主,那叫尚主,公主是君,婆家把她供起来都是理所当然,怎么敢如此放肆。若是身为帝王心腹就可以如此肆无忌惮,那么今天倒霉的是同昌,日后就不会是其他人吗?
同为宗亲,难免兔死狐悲。
若是,先帝的女儿,当今的妹妹都可以被人随意折辱,甚至有性命之危,那么那些身份还不如她的郡主,县主呢?
还有自己这些宗室亲王,郡王,若是遇到你永泰帝的心腹之臣,有了过节,是否也只有一个认命的下场?
你要说宗室没有人才,那肯定是假的。毕竟教育资源不缺,甚至比起普通人更好。基因上也不会太差,好歹从后宫争斗出来的人不会太蠢。但是总体上看,实力肯定是比不上这些优中选优的大臣们,成材率再低,人家基数大呀。
而且,随着日后宗族繁衍,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待遇代代下降。慕容这个姓氏可以说是他们全部的底气,血脉才是宗亲可以高人一等的本钱。若是这个姓氏不能带给他们特权,甚至不能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那岂非夺走他们全部的希望?
赵王年纪已经大了,按理说,也不该折腾了,为子孙积累点福荫也就罢了。
但是事实上,他现在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子嗣。自己在还可以庇佑他们,一旦自己走了,当今又刻薄寡恩,若是子孙后代真的沦落到同昌那个地步,他不得呕死。
永泰帝若一直清醒,手握大权,那么赵王即使心里有怨言也不敢说。
但是,现在他命悬一线,情况自然就不一样了,稍稍推这么一把还是可以的。
就像之前,虽然明面上赵王并未偏向哪一方,摆出一副都是自家人,两不相帮的姿态。但其实,不表态在这种环境下几乎与默认无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