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关张二将,这只空悬一年之久的靴子终于落地,疲惫顿时袭上心头。诸葛亮看了看门外天色,起身回府,总算可以睡一个整觉了。
书屋里,马良仍在兢兢业业当他的孩子王。
阿斗马上就要六岁了,已经是正经开蒙的年纪,再加上有诸葛乔这样的大孩子一起上课,进步也算飞速。
今日,讲的正是《史记》。
“‘武王已平周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伯夷叔齐列传,昨天叫你们都看过了,下面各抒己见吧。”
这屋子里总共四个人,全是陪太子读书的。诸葛果伸伸手指向阿斗,表示从正主开始。
马良剜了这丫头一眼,和气地看向阿斗,“那公子先说。”
大概是已经习惯了这种特殊照顾,又或者昨天是诸葛果拉着他一起预习的这篇,他在桌下朝诸葛果扔了一个果子,回答道:“我觉得伯夷叔齐很有勇气,故国破灭,能以身殉国。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季常先生,伯夷叔齐是善人吗?”
诸葛果撇嘴:你小子今天最好把自己说的话纹在背上。
马良点头,“自然。只是乱世中积仁絜行的君子却被饿死,这又是为何?”
他转向另一边端坐的诸葛乔,“乔儿,你觉得呢?”
大孩子诸葛乔拱手言道:“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后,两人在首阳山上作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
他见马良露出鼓励的表情才继续回答,“我觉得伯夷叔齐是古君子。乱世之时,礼崩乐坏,他们不止是不食周粟,更是觉得理想中的天下破灭,所以殉理想而死。”
马良赞赏颔首,这个孩子实在是很合他的脾性。
他转头看向诸葛果,露出无奈的笑,“果儿觉得呢?”
诸葛果勉强扯出一丝笑,“我觉得他们蠢极了。”
君子季常先生:他就知道,要是第一个问她今天这课就不用上了。
“何出此言?”
她偏了偏头问道:“季常先生,武王是明君吗?”
“虽比不得神农、虞、夏,但自然也是算的。”
“那商纣王是明君吗?”
“纣王有霸君之才,但并非仁义之君。”马良回答。
“那伯夷叔齐为商而死,岂不是很蠢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