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匈奴人就忍不住口水乱流,非要带着麾下那帮乌合之众,同街头巷尾打群架的地皮流氓般,毫无章法的一股脑乌泱泱冲上去;
碰上软柿子,自然是从从蓬莱东路砍到南天门,一路所向披靡。
可一旦碰到强敌,甚至是势均力敌的对手,那便要顷刻间身陷重围,乃至于全军覆没。
过去几年,李广历任边关郡守,自是为自己——为‘李广’这个个人,在草原游牧之民心中闯下了‘飞将军’的赫赫威名;
但李广统领下的汉军将士呢?
呵······
——过去六年时间里,李广就已经有九次率军主动出击的官方记录!
其中,两次被匈奴人杀伤过半,一次近乎被全歼;
另有一次,更是就连自己,都差点落入匈奴人的手中!
也就是那成功的六次,李广成功带回来了些首级,顺带传出了些在军中喜闻乐见的佳谈,如挽弓射虎,结果箭矢入石三寸之类。
若不然,单就是那几次失败过程中的损失,就足够让李广体验一把九族消消乐。
和李广那样‘才气无双’的莽夫相比,程不识简直好太多了······
见到敌人,程不识从来都不会急着出击,而是会按部就班的去侦查、去查探,并推断敌人的意图。
即便确定没有危险,程不识也从来不会生出‘送上门的武勋,不要白不要’的念头,而是会谨记自己所部的战斗任务,并不受任何外来因素干扰。
扎营,按部就班,一应岗哨、戒备一丝不苟;
拔营,同样是一板一眼,该有的程序一个不缺,该布置的掩护、容错,程不识也从来不曾或忘。
正如程不识学成出师之时,周亚夫所点评的那样:程不识这个将领,或许无法建立太过显眼的功勋,但也必定不会犯下太大的错误。
若是考虑到程不识的‘严谨’已经愈发闻名于天下,甚至就连‘太大’两个字都可以去掉——程不识,压根儿就不会犯错!
一个不会犯错的将军,难道不足够优秀吗?
对于程不识的疑惑,郅都,显然有着不同的看法。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在老师门下,我们虽然学了许多——学会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应敌、如何统兵,但有一件事,是老师无法教会我们的。”
“——随机应变。”
“古往今来,凡兵家大贤,其所长者,皆不外乎一个‘变’。”
“毕竟敌人,尤其是匈奴人,并非是只会挨打,不会还手的木桩,更不是挨了打也不会跑、会一直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演武对手。”
“发现机会,他们会出击,感知到危险,他们就会逃走。”
“此间种种,便谓之曰:战机。”
“战机转瞬即逝,为将者所需要做的,便是在延绵数月,乃至数年的枯燥战争中,把握住这一闪而逝的战机。”
“抓住一个,则敌劣我优;”
“把握住两个,则胜负立叛;”
“若有幸能接连把握住三个,更可分生死存亡,乃至国祚、宗庙兴衰。”
···
“我举个例子吧。”
“——秦赵长平之战,秦、赵两个皆倾举国之力,又皆势在必得。”
“而秦国把握住的第一个战机,是武安君挂帅的消息,一直被秦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