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96章 天真(第1页)

第96章 天真(第1页)

第96章天真李青的分析很有道理,也经得起推敲,可朱厚熜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又说不上来。吭哧半晌,朱厚熜道:“先生,咱们还是说回一条鞭法吧!”“哎?既然话赶话赶到这儿了,不妨展开说说……”李青不管,持续输出……最终,朱厚熜只得抛出棘手问题:“眼下大明国力鼎盛,如此倒也可以承受,可若有朝一日走下坡路了呢?”“届时我大明有精兵良将,有何惧哉?”李青反问。朱厚熜悻悻无言。平心静气想想,左右不过是建一些武学院,确实花不了太多钱,且一座学院建成可以使用许久许久……可朱厚熜就是觉得这其中有猫腻。思忖良久,他终于发现了重点,“这样做,兵士可是个个都识文断字了啊!”何止是兵士,我要的是全民开智……李青没有避讳这个问题,问道:“皇上以为如此不好?”“当然不好!”朱厚熜断然道,“懂得越多,越不安于现状,这是在动摇江山社稷根本。”李青并不意外朱厚熜的反应,毕竟,连朱厚照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皇上之前都打算用文官制衡文官了,又何以……不明白这个道理?”朱厚熜警惕心已起,不肯再轻易表达态度,谨慎道:“还请先生明言相告。”李青索性将话挑明,道:“皇上曾致力于把自己摘出来,让群臣明争暗斗,以确保立于不败之地……”“这个是朕欠思量了,先生已言明,朕也不再作此想。”朱厚熜闷闷道,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且听我把话说完。”李青吁了口气,道:“其实,大方向上你并没有错,只是格局太小了。”“什么意思?”朱厚熜心中一动,来了兴趣。“党争误国害民,然,阶级斗争却能促进和谐。”李青说道,“就拿言官来说,哪怕尚书大学士,也怕他们弹劾不是?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些言官都饱读诗书,明辨是非,懂得大明律法,知善知恶……”“然,随着权力场的演变,言官已逐渐沦为朝廷大员的喉舌,失去了相当一部分的存在价值,故才使得官场风气愈发不堪……”李青问道,“可若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成"言官"了呢?”李青说:“这一来,贪官污吏还敢肆无忌惮吗?拿眼下一条鞭法举例,还有人敢公开反对吗?”朱厚熜沉吟少顷,微微摇头,道:“可若全天下的"言官"都对付朕,对抗皇权,又该如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皇上何以妄自菲薄?”李青反问,“难道皇上认为自己是失道之君?”朱厚熜这会儿已经清醒了,立即给出高智商的反击,道:“权力运转需要成本,换言之,需要钱粮,钱粮多来自赋税,百姓愚昧尚有抗税之举,百姓精明又当如何?”“皇上之言看似有道理,实则杞人忧天。”李青说道,“我只问你,世人读书是为了什么?”“自然是做官!”朱厚熜想都没想。“做官的前提是什么?”“这……”朱厚熜迟疑。“前提是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权!”李青道,“就拿眼下的朝局来说吧,自你登基做皇帝之后,君臣之间一直矛盾不断,然,群臣可有想过破罐破摔,亡我大明?”朱厚熜呆了呆,继而反驳:“官职就那么多,若人人都是读书人,结果却九成九做不了官,又会如何?”李青微微一怔,随即道:“可以具体细化开来。”“具体细化……终也不够!”朱厚熜不为所动。“到了那时,当官便不是唯一的出路了,百姓自会自发的投身其他行业。”李青道,“人才济济,国家才会兴旺,人人愚昧,国家只会死气沉沉。”“你太想当然了!”朱厚熜摇头。李青无奈叹息:“不是我想当然,而是你太在意自身利益了,你怕皇权受到冲击,你怕百姓造你的反,仅此而已!”“你……”朱厚熜羞恼道:“就算朕这样想,又错了吗?列祖列宗传下来的江山社稷,朕岂能懈怠?”“……”这次换李青无言以对了,客观来说,他还真没办法说朱厚熜的不是,毕竟,这是个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时代。李青只好从其他方面入手,问:“你可知,历代王朝被颠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百姓活不下去之际,奋起反抗的结果!”李青说,“若元廷皇帝爱民如子,太祖又怎会起事?于百姓而言,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谁会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造反?”李青苦口婆心:“然,再稳固的政权,再良好的制度,最终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走向无序的道路,这么做是为了重整秩序……”无奈,这次任凭李青如何分析利弊,朱厚熜却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无他,这次李青触犯的是最核心的利益!——皇权!“朕愿意相信先生是好心,可也……太天真了!”朱厚熜幽幽说,“朕可以答应先生一万件事,唯独这件……没的商量!”这么看,我是挺天真的……李青心中自嘲,叹道:“那就先着力推行一条鞭法吧!按原计划来,先让利,再威慑,实在不行动用廷杖……”言罢,起身就走。朱厚熜连忙跟着起身,一把拽住李青衣袖,真诚道:“朕没有责怪先生的意思,朕只是不敢让大明江山社稷担丁点风险,先生勿要因此恼了朕。”“嗯。”李青淡淡应了声,拨开他手,转头离开……其实,李青倒也没有因此就痛恨朱厚熜,换之朱见深,亦或其他皇帝,怕也很难同意他的主张,这确实是在动摇皇权根本。可问题是不如此,大明就没办法无疾而终了,更无法延续到后现代。按照李青的设计,皇权的确会没落,可却不会很快消亡,相反,大明国祚只会更长,如此做的目的只是逐步解开封建……可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是无法接受这一点的,因为在其认知中,解开封建就意味着王朝覆灭。这非是皇帝愚蠢,而是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数千年来的愚民政策,早已深入统治阶层的内心,被当权者奉为"大道真理",可却将开民智视作洪水猛兽。殊不知,这根本就是在不断重复错误,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奈何,这个道理很难让皇帝明白,就好比……你没办法让一个没吃过饱饭的人,去理解饱腹是什么感觉。“唉,到底该从哪方面入手才好呢?”李青头疼。难道再把朱厚照换回来?这个念头只存在一瞬,便被李青放弃了。真要这么做,不说能不能按自己的预想发展,朱厚照绝对要疯,且大概率会起大乱子。因为在大多官员心中,正德皇帝更不讲究!至少,朱厚熜还遵守规则,不乱掀桌子……思来想去,可行的办法也就只有一个了。——修仙!事到如今,李青反而有些担忧,修仙的诱惑难以让朱厚熜找不着北…………一条鞭法的推行计划已然敲定,李青便也不再上班,整日躺在家里琢磨开民智的事,这是他这次入朝的最大目标。办成了这件事,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王朝的顽疾,再也不用担心出现系统性风险了,且教育的普及还能反哺工业化快速发展……可普及教育的难度之大,却也让李青头疼。这可不是揍一顿小皇帝就能解决的事,怕是老朱活过来见他如此,都会提剑砍人。没办法,谁让他刨人老朱家的根儿呢?“真的是……我都给你们老朱家想好出路了,干嘛非要赖着走老路呢……”李青无奈叹息,“眼下看,我貌似只能走奸臣的路子了……”……开民智的事被冷藏搁置,一条鞭法却有了不错的进展,在朱厚熜让出与西方的贸易市场后,南方官员立时就改了口风,北方官员虽有颇词,但在罪证+廷杖的双重威慑下,又罢免了几个有分量的官员之后,便也没了嚣张气焰。不过,一条鞭法仍是没能得到贯彻。一番拉锯之后,最终议定先在金陵试点推行,如若一切顺利,再逐渐推广……对此,李青倒没有排斥,再好的国策也得讲究火候,谨慎些总没坏处,相信在与西方诸国的贸易市场彻底打开后,这些个人尝到甜头,便也不会再极力阻止了。真若是欲求不满,贪得无厌,那李青不介意逮一部分典型,来个"法外执法"!……冬月初,刘健、谢迁两位数朝元老还乡,腊月,杨一清还乡,同时,张璁正式担任内阁首辅,桂萼担任内阁次辅。两人干劲儿满满,还没过年就又有了利国利民的国策。只是这次,朱厚熜没同意二人的激进,心说——刚顶着压力弄你俩上来,先安分一些行吗?马上就要过年了,你们不想过好年,我还想过个好年呢……李青却是没心情过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