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在年代文中暴富 > 118每个人都能吃得很饱 (第1页)

118每个人都能吃得很饱 (第1页)

苏叶依葫芦画瓢扮成老妪,指点村民到上沟村要种子。

马根生大清早被学生吵醒,发现村子外面来了一群村长和生产队长。各个村长都表示想要上沟村“借”点粮种。他纳闷地问:“咋回事?”

这帮人怎么会知道粮种的事情?马根生还以为他们村评上了全国模范村,四面八方的“邻居”都来庆祝,谁知道根本不是。他们是来“借种下地”的!

这些人把村口挤得水泄不通,马根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去请示阮儒良。

他把这件事说给阮儒良听,感叹道:“谁家没点困难,还借种种地怎么那么能耐呢!咱们村的粮食也不多!”

阮儒良听到消息,思考片刻跟马根生讨论说:“我们可以卖点种子给他们。”

前几天阮儒良还担心粮种推广太慢,这不瞌睡正好赶上递枕头了吗?

马根生脸上的诧异差点挂不住,他们村可不是专门做慈善的!这种慈善的事有一次就够了,再来第几次他们就要喝西北风了。

阮儒良把其中的道理掰碎了细细讲给他听,“你不要只顾着眼前,要看长远一些。我们村的粮食单单自己吃还算富足,但要供给一个县、一个市却远远不够。但如果整个县、整个市都像我们这样呢,饥荒不是很快过去了吗?”

马根生瞬间明白了阮儒良的用意。

他马上跑去干活,点了几个人一块去粮仓搬种子。卖种子的时候他掏了一张纸塞到他们兜里,小声地贴耳叮嘱:“这是种植方法,回去之后你们都给我把嘴缝紧了,缝得严严实实的!你们就当来讨粮食吃了,知道吗?”

上沟村的政策是保密的,但是架不住隔壁几个村闹饥荒,求到了他们家门口。上沟村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慷慨地掏出粮食援助友邻,他们从嘴里挤下口粮把它拿来种地,有啥毛病吗,没啥毛病!

简直是感天动地!

马根生也不是自私的人,自己能吃饱穿暖,隔三差五加顿肉改善伙食,出到外面一看周围全都是闹饥荒的穷人,穷得卖儿卖女讨生活的农民,他心里满不是滋味。他的想法和阮儒良一样朴素,要是全国各地早早种上他们村的高产种子,普天下所有农民都吃饱穿暖,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刘刚听说别的村哭穷来村里借粮食,压根没把“南德道人”和借粮食联系在一起。毕竟这年头借粮食的人太多了,前段时间他们村也接济过机械厂,卖了不少粮食给他们。

附近几个村的农民拿到了仙人指点的“仙种”后,那是恨不得当成自个儿的祖宗一样供起来。生产队干劲十足,一群人经常热情高涨地拉着牛犁田,一到春分就准时播种,干得眼睛都快红了。

他们完全没想到自己种的是高产粮食,他们只知道这是能带给他们“幸福”的仙种。

在这种精心的料理之下,第一季度的粮食成熟了。当他们挖开地底下的红薯,红薯的产量节节往上跳,每亩地产量直逼八千斤。所有农民惊喜的眼泪直在框里打旋儿——

他们直接被它的产量吓到了,怎么会有这么争气的种子,种一亩顶别人种三亩?

……

1962年夏季开始,报纸上各地上报的粮食高产数据噌噌地飞涨,一个村子红薯亩产六千斤,另一个村子马上报亩产七千斤,过了段时间又有亩产八千斤的报道,看得人都麻木了。到夏季的尾巴,有一个叫“上沟村”的村子,爆出了红薯亩产万斤的新闻,全国上下都轰动了。

大伙有了一种回到了几年前“大跃进”的荒谬感,但夏季结束后城镇市民们忽然之间发现自己买得到粮食了,供销社隔三差五地上精细粮。以前只有过节的时候才有的大额供应,现在每天都能看得着,只要肯去排队一准买得到。

揣上粮票、带上小板凳,街坊邻居坐着唠嗑家长里短,一壶茶喝完了粮食也就到手了。

每天供销社门口排起热热闹闹的长龙,工厂次第复苏,首先喘气活过来的是一批食品、副食品工厂,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充足,机器轰隆隆地响了起来,马力十足。

被重新招回来的下岗员工比谁都兴奋,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泡在厂子里干活。

c市的名牌大厂长友粮油厂原本每月只能生产10吨花生油,但粮食供应跟上之后直接达到日产5吨食用油的指标,业绩蒸蒸日上,厂子不断地扩建、招工,厂长慷慨大方地给工人盖了新食堂、托儿所、小学、初中、还打算重建员工宿舍楼。

它一个厂子直接盘活了上下游的供应厂,譬如冶钢厂、机械厂、五金配件厂,水泥厂、食品厂、饮料厂……

整个c省的经济强势复苏,省委的领导们眼睛都笑开了花。今年全国气候好转,风调雨顺,适宜发展农业。这时候哪个省经济复苏得快,哪个省就获利最多。全国的其他省市都在努力搞农业,企图靠勤奋抢跑,哪里想到c省直接站在了终点?

他们知道那个村子很有出息,但不知道它居然这么争气?

开春,上沟村“慷慨”地拿粮食接济了周围一圈的村子,全市半数农村都率先种上了高产粮食,春薯丰收的时候更是引起了一波轰动,一时之间省内的农村闻风而动,连夜坐火车去上沟村“取经”学习,秋天纷纷种上这些高产粮食,搞得今年喜报连连不断,仿佛重现大跃进时代情景。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