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时运不济,天不佑我啊!
两个老家伙对视了一眼,颇有些顾影自怜的味道。
周文安皱眉想了一会直接吩咐道道:“你们
去将学子们聚集起来,我有话要讲。”
果然!两个教谕又对视一眼,眼神有些绝望,学生召集到一起,是要宣布关闭县学了吧。
罢了罢了,散就散吧!自觉回天无力,两人心一横还是就往学子课室走了过去。
听说新任县令召集,学子们还是非常积极的,不一会儿的功夫,整个现学的学子都到齐了。
周文安粗粗扫了一遍,大多是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的年纪,大一点的就被叫回家,要么成亲生子继承家业,要么学门手艺另谋生路。
反正过了十七八岁还读出个名头的,家里是不愿再继续举全家之力供他读书了,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只是这样确实容易半途而废,埋没了许多人才,毕竟孺江县学教育水平不高,只读个几年确实很难读出成绩来。
想到自己的打算,周文安心里总算有些安慰,自己这也是给那些半途而废的读书人多开了一条路来。
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周文安清了清嗓子道:“本官打算在县衙里单独开辟出一个院落来,开办一间书斋,供本县学子免费抄读。”孺江县虽然很穷,但地少人多,这县衙也就格外宽敞,单独分出一间小院子来,完全没压力。
说到这里周文安顿了一下,两位教谕见县令大人并没有想解散这萧条的县学的意思,便齐声赞叹道:“大人英明!”
后面的学子们也尽是赞叹溢美之词。
周文安摆手示意他们停下,又说道:“只是尽我一人之力,这藏书终究有限,还希望各位也能慷慨解囊,伸一把援手。”
众人一听慷慨解囊顿时就安静下来,一个是他们自己家里大部分都过得紧巴巴的,二是他们不知道这县令大人到底是真的为了孺江学子尽份心,还是打着这个旗号来捞银子。
“所以,众位若是家里有看过藏书的话不防捐献出来,也能让更多的人翻读抄越,你们也能看到更多的书。”看着众人的犹豫周文安继续说道。
众人一听是要捐书,不是要捐银子,俱都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些心疼,但还是可以接受,毕竟到时候能不花钱看其他书了。
毕竟这时候的很贵,他们攒了许久钱也只能买上一本,如果能这
样互相分享的话,确实要划算许多。
“不过要进这书斋也是有条件的。”看着众人已经消化理解,隐约还有点支持的意思周文安又继续说道。
条件?众人脑子里又开始脑补贪官不折手段搜刮民脂民膏一百例了。
不过没给他们太多时间脑补,周文安继续说道:“捐赠一本书者,便可免费进书斋翻读三个月。未赠书者,有两种解决方式,一个交银子办个有期限的书牌,另一个就是每月无偿到各村子教村民识字五天。”
“你们以为如何?”想了想周文安问了一下其他学子的意见,毕竟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大人一番苦心实在另我等汗颜,只是孺江上下尚武轻文,怕是大多数人是不理解大人的苦心,不愿让家里人走科举这条路的。”最先开口的就是站在周文安左前方的那位教谕。
他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大人心意是好的,只是还是太年轻了些,若是孺江县人愿意读书,他们县学怎么可能就这十几人,每年招生的时候都备受冷落,其中苦楚他最是知晓的。
“无妨,到时我自会通知各村村长与李正,让他配合你们。”
“再说我并不打算让你们教那些村民们诗词歌赋或者儒家经典,只需教他们识些字,认得名字房契,看得懂账本地名,不会受人蒙骗就好。”
交代清楚书斋的事,周文安觉得要刷一下自己的高感度,也顺便给这些年轻学子们灌一些鸡汤,于是起身面色神圣庄严地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才是孺江县的希望,不管孺江人轻不轻文,但只要能出一个治国□□的人才,我这些心血就没白费!”
“就算是再穷再苦,也要给以后的孩子们留个希望,也要给他们留条出人头地的路啊!这大康这么大,得让他们知道这世上还有其他的活法。”周文安声情并茂,说着还抹了抹眼睛,听的一帮年轻学生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