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年头,大家过日子都节约的狠,哪怕半斤白糖都够用好一阵的。
再说这时候鸡正歇伏,也下不出这么多的鸡蛋来。
董建国一边洗脸一边回答了苏桐,“隔壁村来了不少换鸡蛋的人,我琢磨你也没说就给本村人,所以就给你换了。”
行吧。
看来鸡蛋是不愁没有的,好在医院那边也有不少人要鸡蛋,不然光靠一中的老师,估计是吃不下这么多的。
董建国听苏桐这么问,还问了她一句,“以后还换么?今儿还有不少人拿着鸡蛋来,但是没换到白糖呢。”
苏桐立刻点头,“换着啊。”
再不行,周天还能用鸡蛋去换票儿呢。
接下来几天,苏桐的日子过得挺平淡的。
黑板已经干透了,苏桐把它钉在了自家瓦房的墙上,每天上午教两个小时的课程,下午她去忙别的活计的时候,就让孩子们背诗或者“写作业”。
只是家里本子不富裕,而且孩子们的手还嫩,不能写太多,于是苏桐每人每天只给半张纸。
铅笔也不够,是一根剁成了几节分下去用的。
几天下来,就能看出来孩子的区别了。
有的孩子聪明,还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那半张纸前后都写的密密麻麻的。
有的孩子虽然笨了一点儿,但胜在听话,苏桐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但还是调皮捣蛋不愿意学习的多,半张纸刚发下去,就被揉皱或者做别的了。
苏桐又不是真正的老师,学生不愿意写,她也不能拿人家怎么办,可她还是希望这些孩子能多掌握一点知识的,于是规定每天
写的好的前三名,可以分到一小块糖。
零食的诱惑,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无与伦比的,于是他们学的一个比一个积极,一个比一个努力。
不过小裴盛不太开心。
明明他作业完成的是最好的,可妈妈却每次都把糖给别人。
虽然等同学走了之后,自己能得到两块糖,但他还是不开心。
苏桐也看出来了,虽然裴盛小,但她还是和裴盛讲了这其中的道理,“妈妈知道你学的是最好的,可是小朋友都很努力的想要得到这个奖励,如果妈妈把糖给了你,就会有一个小朋友分不到了,他会伤心的,还可能以后就没有那么努力了,你懂吗。”
裴盛点头,但还是不开心,“可我就是做的最好的!妈妈这样才是不对的,董爷爷就不会因为陈叔叔很努力,多给他工分,陈叔叔也没有因为工分少,就不好好干活。”
听到裴盛这么说,苏桐忽然一下子醒悟了过来。
自己现在的行为看似无私,但如果在孩子们心里留下了“不公平”这种印记,对他们未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毕竟他们会长大,会接触社会,如果到时候他们因为自己现在的作为,反而觉得“公平”是“不公平”的,那可就罪过了。
苏桐抱了抱小裴盛,“多亏我们裴盛提醒了妈妈,妈妈知道错了,以后只要你做的好,妈妈都会奖励你。”
裴盛这才满意,高高兴兴的自己去一边玩去了。
苏桐还得“批”作业。
其实挺头疼的,现在孩子多,岁数杂,接受的程度也不一样,但苏桐这样的人,既然决定做了,就不能糊弄。
花了点儿时间挑出来做的最好的三份,苏桐又数了数盒子里的铅笔头——这个苏桐没让孩子拿家里去,怕他们弄丢了。
但即便这样,也每天都会少一两节。
刚开始她还没注意,毕竟这笔太小了,她又不时时在这看着孩子,丢了也是可能的。
可每天都丢,她每天都打扫院子,却没打扫出来,就有点儿奇怪了。
明天得告诉这些孩子,珍惜一点儿,不然过几天就没得用了。
就这样转眼到了周末。
衣服已经都做好了,苏桐拿上,陈红斌又背上了鸡蛋,俩人一起坐
上了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