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鞗来到这个世界时,还只是穿着开裆裤小屁孩,若是普通人家,或许还是正吃奶的娃娃,那时的海瑞商号虽与流求岛老寨同属于海龙帮,海瑞商号每年也还需要为流求岛运送粮食、物资,但事实上双方已经成了各自独立的两支人马。
在他登上流求岛,说服了岛上古越蛮人归流宋国后,海瑞商号、流求老寨也有了再次凝为一体的可能,后来古越蛮人叛乱,在蔡鞗强迫下,流求老寨族人前往了大明岛,之后海瑞商号所属近万人也不得不因勾结辽国之事而远走海外。
海瑞商号、老寨族人再次重新返回大海,一者居于麻逸国,一者居于大明岛,但双方依然未有凝为一体,直至蔡鞗在大明岛立国明后,海瑞商号近万族人才不得不将大明岛依为重心,随着十万辽人、数十万流放的摩尼教罪囚登岛后,在数十万人巨大压力之下,海瑞商号、老寨族人这才真正融合、凝聚为一体。
海龙帮第一代帮主苏易坤死后,海瑞商号、流求老寨因是否登岸为民理念而发生了分歧,这才各自成为独立的两系,宋、辽两国百姓呢?相互敌视了百十年的两国百姓,见面不挥拳动手就不错了,更何况宋国还背负着背信弃义罪名。
宋辽两国百姓难以融合为一体,但因蔡鞗在赵福金、妞妞余里衍之间调和下,两女相识、相处了十年之久,又共侍一夫,虽然不足以让宋辽两国百姓彻底放下成见、厌恶,至少双方还是可以混居住在一个村寨里,彼此恩怨也只能用时间来消除,蔡鞗也相信,无论宋人娃娃,还是辽人娃娃,所有娃娃都在一个学堂、课室听讲、学习,他们的下一代是可以成为生死兄弟的。
宋辽两国之间有恩怨而难以融合,宋人普通百姓又与摩尼教罪人之间同样也有些敌视、不喜,但只要彻底消除了摩尼教痕迹后,双方相互融合要比宋辽之间的融合要容易得多。
但不管如何,海瑞商号与流求老寨的融合也好,宋辽百姓之间的相处、融合也罢,或是所有人最后融合为一体,不管是怎样的融合,都缺少不了蔡鞗在中间或打压或调解的缘故。
从这一点来看,童贯、谭稹、宋江等人并未算计错了,只要蔡鞗一死,大明岛名下的各部势力必然因缺少一个居中调和之人而四分五裂,除了思想异于他人的蔡鞗外,没人能够将这些人聚在一起。
蔡鞗一死,大明岛四分五裂,最后也只有消亡一途,但是,赵佶、童贯、谭稹、宋江等人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濒死凶兽在死亡前也是最为致命的野兽,一个不小心就会伤了他人性命,正如开封当前所面临的窘境。
郑居中心下尤为反对宋江话语,遣人前往京东东路,他相信,在朝廷大义之下,淄、青、潍、密、莱、登六州必然会有一些人起而造反,但他更加相信,一二十万辽人分驻于六州二十五城,即便一些人不满造反,一二十万留守城内辽人也足以镇压,更何况,大多数分了田地、降低了赋税的百姓也根本不会跟随造蔡鞗的反。
六州内部造反,也只会是那些强行分去了一半田地的地主、士绅,获得了利益的普通百姓是不会跟随造反的。
造反成功了,朝廷恢复三成高赋税,若是租种的田地,一亩田地需要付出六七成产出,而现在,蔡鞗只保留了田地所有权和一成赋税,耕田百姓可获得九成田地产出。
跟着造反,不仅屁个好处也无,反而会失去分配给自己的田地,以及缴纳的三成赋税,还有可能丢掉性命,百姓又不是真的憨傻,怎么可能会真的跟着造反?
郑居中若没有看到蔡鞗在江南的所作所为还罢,看到了,又怎么可能会认可宋江的挑拨计策?
在江南时,但凡蔡鞗身在江南,开封便是一副愁眉苦脸,甭管是士绅商贾,还是平头百姓,那就没有几个愿意跟着官员闹事的。
摩尼教造反时,苏、湖商贾因江南商会大肆吞并田地的事情,跟着官府混事了一回,结果就是一家老小差点全被砍了脑袋。
郑居中知道,但凡蔡鞗没有离开江南,江南各家商贾也绝不敢侵吞江南商会田地,朝廷更不敢砍了数千颗脑袋,但凡浑小子在,官府就是没辙。
郑居中不认为京东东路六州百姓造反,即便造反了,在一二十万辽人打压下,也绝不会成功。
内乱不会成功,却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凶险危害,可若征调河北东路、京东西路、徐州、淮阳军三十万大军,自北、西、南三路围剿京东东路,成功剿灭了六州贼人还罢,可若无法平定叛乱,甚至大败而归,开封就真的危险了。
郑居中心下极为排斥宋江的内外相攻,却又清楚的知道,即便再如何激烈反对,官家也不会听从自己的话语。
坐在马车上,透过掀开的车帘,看着外面人群的熙熙攘攘叫卖的百姓,看着衣着厚实的父亲大笑拉起路滑摔倒的儿子,看着手持折扇公子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御史台狱!
马车内突然响起一声坚定沉稳声音,赶车的老仆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枯瘦老手拉住同样年老蹒跚老马,掀开些黑色厚重车帘,看着闭目沉思的老爷,有些不确定询问。
老爷,去御史台狱?
御史台狱。
郑居中一脸平静吐出四字,老仆没有与往常毫不犹豫点头,过了数息
老爷,官家已经对老爷不满了,若老爷再与老太师相见
见郑居中睁眼,老仆心下叹息,知道再如何劝解也无法改变他心意,无奈放下厚重车帘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我笑他人太疯癫
马车里响起一声长叹,老仆微微拽动了下披着麻布老马,细细听着车内叹息,老仆知道自家老爷吟唱的是《桃花坞》,据说是蔡家小五所言,也知道开封无数偏偏公子并不相信,诗句中所言哪里像是一个意气风发少年郎所作?
可再一次听着老爷吟唱,心下竟生出莫名淡淡忧伤
马车骨辘辘,无数架儿携女百姓与马车错身而过,这一刻,老仆突然发现,生活了几十年的不夜城,竟与自己如此的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