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伙,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简直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难怪后世人们常说“要想死得快,就买一脚踹”。
后世时,王满银来过几次京城。
但是时间过去这么久,原本印象早已经完全模糊了,根本不知道如何乘车。
不过,路在嘴上。
王满银直接拦住一位本地大爷,操着普通话询问一通,很快挤上一辆公交车。
连转两次后,终于抵达谢连生家修理铺附近。
王满银没有第一时间登门,而是找了个小胡同隐蔽处消失。再出现时,手里多了蛇皮袋和挎包。
连问几个人后,他终于找到“连生电器修理铺”。
两年多前,谢连生带着婆姨王爱花和两个孩子回城,不久后重新结婚。在王满银建议下,两口子用借来的钱租了一家门面,开起电器修理铺。
他们往罐子村写信时曾说过,生意很不错。
知道王满银这次要来京城,王贵发老爷子特意送了半袋小米和芝麻,让帮忙带给女儿女婿。
也因此,他才第一时间找上门。
这会儿店里没什么人,谢连生正埋头修着一台收音机,婆姨则在边上用抹布打扫柜台。
见有人进来,王爱花立刻扭头。
随即,她不可思议叫到:“满银,你……咋来京城了?”
“满银,真是满银,”谢连生抬头后,同样带着说不出的激动。他赶忙上前,帮忙卸下蛇皮袋。
“姑,姑父,我来京城办点事儿,顺便过来看看你们!”
两年多不见,两口子吃胖不少,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看得出来,他们并没有在信里说谎,日子过的真不错。
一番交谈后,王满银说明来意。
“注册商标我们不懂,下午让连生带你去看看……现在快中午了,咱们回家张罗饭!”
谢连生没有反对,赶忙锁上修理铺。
就这样,王满银跟着夫妻俩七扭八拐,进入一家四合院内。
快到家门口,看到自家两个孩子,王爱花又大声喊道:“狗蛋,猫蛋,看看谁来了,还认识不?”
“这是……满银哥!”看清楚来人,两个孩子兴奋地冲过来。他们进场往代销点买东西,哪能不认识。
趁王爱花做饭的功夫,谢连生介绍起自家住处。
“我们回来后没有分房,暂时租了两间公房。很便宜,一个月不过四块多。”
“连生叔,你们手头有钱的话,还是要早些买房。我听说,现在京城也有很多私房。”王满银不由得出声提醒。
“满银,你不知道私房有多贵。那些四合院,好一点的,一套上万块,在咱们老家,都能箍一大片窑洞了。哪能买得起。”王爱花听完,连连摇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