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入省美协这个中目标,是参加三次与省美协入会相关的展览的小目标,所以在现阶段这个三次入省展的小目标就是我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最大的目标。
有些绕嘴。
和我有关系的HLJ省美术家协会入会条件如下:
第一章申报人业绩条件
一、美术创作类入会条件
1、参加一次与中国美协入会相关的展览,并达到中国美协入会资格。参加三次与省美协入会相关的展览,并达到入会资格。合作作品参加与入会相关的展览,均按半次入会资格计算,累计三次以上,应至少有一次独立创作的作品达到入会资格,方可酌定入会。作者在同一种类、同一展览中有多件作品达到展览规定的入会资格,同一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达到展览规定的入会资格,均只作一次计算。
3、独立创作的作品,三次参加与省美协入会相关的展览,但未达到展览规定的入会资格的,均可作为省美协一次入会资格,合作作品除外。
目标明确并经拆分后,最重要的就是justdoit!
马上行动!
我有很多时候不太注重太详细的规划,什么事先做起来再说,在做的过程中再慢慢调整完善规划。
这是我的习惯,说不上好坏。
我的这个习惯得益我记忆最深的第二篇文章。
记忆最深的三篇文章之一是第一章第9节《游戏与人生》一文中我讲的那个挑碗的故事。
第二篇文章是来自于《读者》。
里边有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小孩儿想要去看墙另一面的风景,但墙很高,他过不去,想了很久,没办法。于是去找他爸爸。他领着爸爸来到墙前,告诉爸爸他想去看那边的风景,但过不去,让他爸爸帮他。
这个爸爸只问了两句。
“你确实非常去看一下吗?”
“是。”
“什么办法都想过了吗?”
“想过了。”
然后这个父亲什么也没说,伸手摘下了孩子的棒球帽,这个帽子是孩子最喜欢的。
接着手一扬,把帽子扔过了墙。
然后就自己回家了。
晚饭的时候,孩子回来了,头上戴着他喜欢的那顶棒球帽。
原本孩子只是想去看墙那边的风景,但帽子扔过去后变成了必须去。
一个是想,一个是必须。
这就是造成不同行动力的重要根源。
多年前读过这篇文章的我还记得这是一期《读者》杂志中的一篇卷首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能记住。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多年以来这篇一直在影响我,我有许多对于我来说的重要抉择都受这篇文章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很大影响。
所以我自己主动把我的帽子先扔到了墙那边去,在朋友圈中公开宣称我要加入中国美协。
这就不是想,而是必须了。
所以我不再多想。
也不容许多想的我就这样开始了行动。
开始行动后,除了半途而废这个BOSS外,修正是一个很重要的选项,可以说是在成功前一直伴随行动本身的重要选项。
大海航行靠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