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夫死节,乃是伦理纲常,历来为朝廷所推崇。”
“因此下官,下官让小女殉节,也是维护伦理,合乎朝廷宗制。”
柳全成虽然心中畏惧,却自觉得并没有做错什么。
毕竟国师也不能违背礼法和宗制不是?
“一派胡言!”
&qut;哪一个圣贤曾说过,夫死妻妾要殉节的话?&qut;
“又有哪一条伦理纲常,是要女子殉夫死节的?”
云逍怒极反笑,语气变得越发冰冷。
柳全成从圣贤经典中,找不出依据来辩解。
于是他强辩道:“太祖皇帝提倡殉节,自洪武到景泰五朝,先后有上百后妃殉节,王公大臣及民间殉节者,不计其数,且诸王、勋戚的妻妾殉节,都受到朝廷封赠。”
这话说的倒是实情。
所谓殉节,本义是指战败或亡国后,因不愿投降而牺牲生命,是一种高贵的节操。
而到了大明,殉节就变了味。
丈夫或未婚夫死后,自愿充当人殉为其陪葬,也被称为殉节,也就是变相的殉葬。
自汉代以后,殉葬几乎在中原绝迹。
而到了明初却再度死灰复燃,在宫廷与王公大臣中间流传,主要就是妻妾殉节。、
后世的人都说,殉葬这一灭绝人性的制度,朱元璋是罪魁祸首。
其实朱元璋是背了黑锅。
“纵观整个洪武朝,只发生过一起殉葬,那就是洪武二十八年的秦王朱樉薨逝后,因秦王妃王氏是元朝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的妹妹,出于政治考量,这次让她
殉葬。”
“你敢污蔑太祖,提倡人殉?”
云逍的质问,让柳全成吓得面如土色。
这要是给他扣上一个诽谤太祖的罪名,少不了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其实朱元璋死后的殉葬,完全是朱允炆干的好事。
别忘了,孝陵的殉葬就是在他手中完成的。
朱元璋在遗诏中,明确提到‘丧祭仪物,一切从简,毋用金玉’。
关于朱元璋下诏,死后让嫔妃殉葬一事,出自明末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
当中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这个毛。奇龄,出生于天启二年,后来当了螨清的官。
毛。奇龄曾参与修《明史》,他写的东西,又怎么能当真?
梁启超评价他:‘其纯然为学界蟊贼,煽三百年来恶风,而流毒及于今日……’
永乐朝发生的殉葬事件,同样不多。
反倒是自幼接受程朱理学教育的朱允炆、朱瞻基、朱祁镇时期,殉葬、殉节成为常态。
因此明朝殉葬和殉节大行其道,老朱不能背这口锅。
罪魁祸首,非程朱理学莫属。
就连朱允炆、朱瞻基、朱祁镇,也都是受了理学的荼毒。
(因为殉葬一事,老朱被污的厉害,因此特意在此正名,绝非故意水字数)
“成化年间,辽王朱豪墭向朝廷上书,要求已故世子朱恩鏋的继配冯氏、侧室曹氏为其殉葬。”
“宪宗皇帝御笔批复:‘先帝上宾,顾命毌令后宫殉
葬,可以为万世法’,严词拒绝了辽王的请求,殉葬之制就此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