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些工夫品茗赏花,闲谈说话。
直至齐哥儿十四岁那年,跟着亲爹回京述职。
这小子晃悠着一张“引无数妇女竞折腰”的帅脸,满大街的晃悠,三两日的光景,收获了半个城的丈母娘。
多少人家排着队,巴巴的愿意把自家闺女送到镇南王府去,哪怕镇南王府千里迢迢,可跟着这般品格的男子身边,远嫁当个妾也值了!
偏这小子一点也不知道收敛,出门也不戴个围帽,就这么把脸露在外头,堂而皇之地祸国殃民。
玉珠刚回京城还没歇上半日,提亲的就纷至沓来,连肃安侯府的门槛都要踩破了。
好容易到宫里给圣上皇后请安,宫里的贵妃娘娘看了齐哥儿这品貌,眼珠子都跟着发亮,私底下拉着玉珠不肯放手,问她有没有兴趣叫齐哥儿娶公主当驸马。
齐哥儿这孩子,生得像极了他姑母元淑妍,元淑妍的品貌当年是数一数二的大美人,差不多的脸,差不多的气韵长在男子身上,姿容尤甚。
封平公主一十四岁,白净面孔,文秀气质,中上之姿,往齐哥儿身边一站,一个娇柔的女儿家,竟显得有些歪瓜裂枣。
玉珠是真愁了!
他想起了当年还是康王世子的永王,初入京时,也是这般潘安宋玉之姿,后来心思膨胀,到现在不过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地混日子。
年少时鲜衣怒马,被太多人喜欢,兴许不是什么好事。
直到后来,玉珠发现自己实在多虑。
自己这大儿子,是个当“天下女子皆是庸脂俗粉”的货色,亲事从十四说到二十二,这臭小子愣是没一个能瞧上眼的姑娘。
为了逃避成婚,经常去他妹妹家里把小外甥抱在怀里满街晃悠,弄得外头到处风言风语,说镇南王世子好几个私生子的传言满天飞。
玉珠是当真心累,却还要思量着底下几个小的婚事。
元永舒瞧着那一个两个反了天的小王八蛋,也跟着犯难。
前些日子特意请教了老侯爷,跟着老爷子修身养性,学起了钓鱼。
闻听给齐哥儿安排的相看之事又被那小子作的告吹之后,气的撅折了鱼竿,毫无形象地一手握着一半鱼竿,气冲冲的要去家法伺候。
好磨歹磨,总算是定下了威远侯家的嫡女,了了一桩心事。
本以为老大的婚事解决,剩下的孩子们就算好办了。
后来发现这可真是他们夫妇两个异想天开,到二儿子远哥儿的婚事,一样费劲。
为着这小子怎么就不想找媳妇,元永舒亲自出马,跟踪了儿子两个月。
眼瞧着他出入太子府、平王府、大半夜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