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睿一经提点,立马明了。“这就是刚才卖鱼大叔说的,卖便宜盐巴的吧。”
怪不得拉别人嘀咕不拉他们呢,看穿着就知道他们吃得起盐,定然不买那便宜的盐。
俩人满载而归,厨娘是本地人,海鲜都会处理。
虽然已经在大力推广辣椒,但怀平县穷啊,又偏僻。
这辣椒算是昂贵的稀罕物,看到柳絮自带许多辣椒粉,厨娘很激动。
丫鬟秋月觉得有些好笑,当作趣事说与柳絮听。
柳絮大手一挥决定送那厨娘一点。
一顿海鲜大餐,慰祭了五脏六腑后,姐弟两开始写家书。
每到一个新地方,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信寄回家。
思念附在字里行间,传递给远方的亲人。
歇息一夜后,两人精神好了许多。秋月担任临时管家,将早就找好的向导带来见柳絮。
怀平的海域不算宽广,这个向导出自其中一个一个叫“李村”的渔村,距离怀平大概有五六里地。
柳絮姐弟俩坐上马车带着人,随向导去往李村。
她早先派来的人是春花和几个护卫。
马车行驶缓慢,车厢内,春花正毕恭毕敬地等待自家小姐问话。
“工人找好了吗?一定要身家清白的。”
“咱们从宣化带的人何到位?”
“我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完毕了吗?”柳絮声音平和地询问着。
春花应答:”回小姐话,已经准备全部准备妥当,只待您过来了。”
两人说话的那么一会功夫,马车已经缓缓停下,目的地到了。
下了车,柳絮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礁石,远处几座山峰林立。再往前行几步路,柳絮看到了海。
入海口就在几座山峰之间,窄的只有几米,宽敞的约有五六十米。
“李三,这是哪里来的贵人啊?”海边有几个汉子,他们正一边从船上将木桶提下来,一边大声同柳絮的向导打招呼。
“这是宣化来的柳家少爷小姐,没见过海来看看。”当初春花寻李三做向导时,说的便是这个理由。
回答了同村人的问题,李三反问:“你们今天收获怎么样啊?”
柳睿两眼放光,这是刚打鱼归来?
柳絮只看了这个岸边,没有大块的平地,便知做不了盐田。
来都来了,不如买些新鲜的海鲜回去。
说来爹娘应当也没吃过这些海鲜,趁现在还没入夏,她用冰冻住将它们送往宣化,也让家人一起品尝下。
“李叔,他们打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