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儿脸色登时很难看,看她没所谓的样子,越发肯定她是成心找茬。那群孩子也这么想,认为乔言这是磕碜人。
说来也不是哪一方的大错,只不过孩子们不是一个环境里生活的,认知观念不同而已。乔言粗糙惯了,认为鞋子用纸擦干净就行了,不觉得那是多大的事,但小女儿那边却不能理解她的态度,会错了意,因而心里恼火。
在乔言伸手到前面的那一瞬,小女儿啪地打开乔言,生气了。
“说了别靠近我,别过来!”
旁边的同龄人也帮腔,斥道:“离和颂远点。”
一个孩子挡在了前面,推了乔言一把,“听不见吗,让开!”
有人还低声嫌弃说:“周希云干嘛把她带来啊?”
“穷鬼,脏死了都……”
场面微微乱,乔言只身立在那里,手足无措地面对。
毕竟不是学前班的时候了,不会再像几年前那般一上火就打架,知道身处何种环境,不可以乱来给周慧文添麻烦,小姑娘没回嘴,愣愣干站着,直至围观的群体散开。
这种经历很伤人自尊,尤其是对敏感成长期的孩子来说,面子上的受损比在家挨打可有伤害力多了。
乔言不想再接近那个圈子,知道周希云和小女儿是朋友,清楚周家与那一家往来密切,回去后就隐忍远离了。
也不是不要周希云了,仅仅借远离的方式避免再与那些人有接触。
至于那些难堪,乔言谁也不告诉,连周希云都不说。
小孩子总是做出一些自以为合适的行为,一点不全面,但作用十分有效。
这与大人的处事方式不同,大人会瞻前顾后,一般是三思而后行,犹豫这么做是否妥当,可小孩子较为看中结果,不在乎过程如何。
乔言更喜欢找宋辛余玩了,总往宋家跑。
有几次乔言欲拉上周希云到宋家,只是周希云不愿意,不想去。
周希云不理解她怎么这样,直白问:“你和宋辛余很好吗?”
乔言不假思索承认,说:“咋了?”
周希云心头滋味酸涩,但不表现在脸上,漫不经心哦了声,接道:“没咋。”
然后又是:“我还要写作业,没时间,你自己去吧。”
乔言就真去了,径直撇下她。
头也不回,丝毫不留恋。
周希云嘴唇都快抿成一条线,眼看着对方跑远,没多久连背影都见不到一个。
再后面的发展也就那样了,分明没有太深的隔阂,可她们却越来越少接触。
两人还是原样,周希云仍是那个成绩优异的省心女儿,方方面面都出色;乔言一如既往爱折腾,一天到晚上房揭瓦,隔几天就被姥姥训一次,被抓着黄荆棍的徐子卿揍得到处撒丫子跑。
徐子卿时常把周希云挂在嘴边,用她当正面教材叨叨乔言,恨不得耳提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