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长时间包裹上来,逐步成型之后,晶元的直径才能做得越来越大,由20、30,渐渐变为50、80,再到现在的150、200。
当不易与硅产生相互掺杂的新型单晶炉体,研制成功以后,单晶硅的纯度才会越来越高,切割下来的晶元片坏点才越来越少,可用面积越来越大,成本大幅降低。
即便时间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末,可是全球各国,掌握了八英寸晶元制备技术的国家,也不超过一掌之数。
绝大多数国家连六英寸硅晶元的制备,都无法保证良品率。
这就是没有尖端制造技术、没有尖端化工研发能力、没有尖端机电控制技术的结果!
就算现在世界硅晶元制备技术停滞不前,其他国家也会视其本身技术水平的差异,需要数年、十数年、数十年的持续研究,才能达到当前高度。
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何止百亿、千亿!
况且先发国家不可能停步不前。
你在研究,人家也在研究。由于投入的资金、优秀研究人员数量、综合尖端技术上的差距,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的
差距,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越来越大。
大到让人绝望!
这样的科研竞赛,小国根本玩不起!
于是绝大多数国家都放弃了自我研发,改为从国外购买成品设备。
结果,先发国家的科技垄断就此形成。
一旦走上这条路,那就等于将自己在相关技术上的命脉交到了对方手上,沦落为对方的附庸。
国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当我们放弃自我研发之路以后,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就彻底攥在了欧美手中。
高纯度、大尺寸硅晶元,光刻机,封装设备等等原材料、设备,价格、数量、等级全部由对方决定,被人宰都是其次,不能自主才是根本。
给别人做代工,挣点辛苦钱可以,但永远别想挑战对方的高端地位。
若是有任何试图威胁欧美根本利益的威胁,它们就可以立即切断核心设备供应,将国内看似蓬勃的集成电路产业,直接打到崩盘!
白云天是奔着星辰大海去的,怎么可能走受制于人这条路。
未来科技,精密制造、计算机、人工智能、微机电等技术会越来越密不可分,就算不为了企业利润,他也会毫不犹豫开启自我研发之路,而毫不动摇。
而且与国内选择投资小、见效快的集成电路测试行业,作为突破口不同,他一开始,就选择了整个产业链中难度最高的光刻机项目。
光刻机的研发非常非常难!
难到什么程度,难到原本七八十年代还有美国、欧洲、日本等好几个国家都在从事光刻机研发制造的企业。到了九十年代末,只有美国和欧洲还继续走在这条路上,日本已经渐渐力不从心,不得不退出了光刻机研发竞争。
由于金融资本占据绝对上风,目前全球产业链思想越发盛行,大量高精尖制造产业向低收入国家和地区转移,如今在美国,就连英特尔、德州仪器这样的巨头,也感到越来越难以支撑了。
白云天知道,未来顶尖的光刻机生厂商,将会进一步淘汰,最终只有荷兰的asl还能继续存活。
若是没有《制造史回顾》为后盾,他也没有勇气冒着巨大风险,贸然涉足这个行业。
但现在就不同了。
白云天戴着护目镜,站在观察口,望着充满了氩气的真空冶炼炉外,观察着一汪呈现液态的熔融物,对比仪器上的显示数据,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正在看的,是实验室内制备的高纯度玻璃。
光刻机就是用高能光束,对光刻胶进行蚀刻的设备,为了保证刻蚀宽度足够细,因此光束也必须非常集中,达到纳米级才能充分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