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毛中医顿了一下:“你想想你做那胡豆的过程,前后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或者突然间,有了什么改变?”
听了这话,张军一愣。
他想到每天一大早,他都是第一个来到店里。
每天的早上的第一锅开水,是用来冲洗整个灶台的。
这么多年的厨师生涯,张军养成了一个习惯,做菜用的灶台必须要是干干净净的,所以早上的灶台,一定得用开水冲洗掉昨天留下的油污。
第一锅水用来洗灶台,张军烧的第二锅开水,就是用来做浸肉的。
浸肉其实就是煮肉。
只是“浸”一下的感觉,比“煮”的时间,看起来好像要短一些,但肉却是必须要煮熟的。
这些“浸”好的肉,大部分是猪头肉。
切成块的耳朵,整张猪脸,还有洗得干干净净的猪鼻子。
猪头肉最大的吃法就是凉拌,张军的配料一绝,凉拌菜吃着自然是非常爽口,不过张军却在“浸“猪头肉的时候,有个小小的秘诀。
那便是把生猪头肉的各部分,用自己调配的一些香料,先简单的腌制一下。
香料简单,不过七八种。
不过腌制的时间却挺长,从头一天晚上收摊,到第二天早上开始“浸”肉,长时间的的腌制,让香料的味道,能够更多的浸入到肉里去。
这样切片出来的猪头肉,凉拌起来味道也更好。
猪头肉在被捞出来之后,张军看那锅水还热着,烧一大锅水,需要将近半个钟头。
早上的时间很宝贵,于是为了省时间,张军把洗干净的胡豆,直接倒进去,用小火煮上个五分钟,等干胡豆皮肉分离之后,就捞起来备用了。
那胡豆,就是这么煮出来的。
而今天一早,张军却走了个别的流程。
昨天晚上卖猪肉的供货商,跟饭店老板说今天家里有事儿,给店里送不了猪肉,于是老板是一大早去的农贸市场买的市场猪肉。
由于时间来不及,张军没有一早煮上猪头肉。
他把所有的成品菜都准备好后,饭店老板才采购到今天需要的肉菜。
因此,猪头肉便在后面的时间段里,才被煮熟。
这么一回忆,张军好像明白了什么。自己“浸”过猪头肉的水,跟那胡豆一起煮,肯定是胡豆夹杂了猪头肉的油脂,跟腌制猪头肉的香料味道。
用它再来煮这胡豆,想必是是那些味道都又融进了胡豆里。
而这么一来,胡豆里面就渗透进了香料的味道,外加猪头肉煮在汤汁中的肉香味。不过,尽管知道了区别在哪里,张军还是觉得很奇怪。
他搞不明白,这一点点的差别,为什么这老头子居然这么能分辨出来。
不是说人老了,味觉会逐渐丧失吗?
对于张军以及大多数乃年轻人来说,那些微的变化,如果不叫调味料来吃,或许是能吃得出差别。
但是加入了调味品之后,那一点点的变化,怎么一个九十几岁的老头子,能轻易的就分辨出来,这也真是个怪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