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不容乐观,他们已经落后了这么多。
凑微、换元、分项、分部是解微积分最常用的四种方法。
这其中,又以分部积分最为复杂,它可以说综合了前三种思路,同时又要求对是否分部有明确的判断,所以计算机理解起来的难度也最大。
他们研究这个项目快一个月了,目前,凑微、换元和分项积分这三块的正确率才刚刚过了85,分部积分的正确率更是只有惨不忍睹的20。
而国际上现有的atb模型,不但计算速度快,算积分的正确率还达到了惊人的96,即使是算最难的分部积分,也有89。
所以先前文微微在电话中说,科学院团队已经能解分部积分了的时候,她会那么惊讶。
在普通人的观念里,搞科研可能是高智商人士的专属,但其实不然。
做研究的人,除了某些极特殊的,需要单打独斗的项目之外,其余时候,都是非常看重团队能力的。
接下一个很大的项目之后,负责任的导师会把项目划分成一个个小单位,实行责任到人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把任务细分下去。
每隔一定时间,导师会听取各小项目负责人的汇报,依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大方向,确保能顺利做出数据,最后产
出论文,项目顺利结项。
可以说,凡是能够进到实验室的学生,资质都不会太差,就算是和传说中的天才相比,也只可能是速度慢了一些,效率低了一些,但基本的悟性都是过关的,很少存在完全做不出来的情况。
基本上,做大的科研项目,讲究的还是团队间的配合好坏。
如果大家能一条心,力往一处使,做起事来是事半功倍的。
科学院团队和ail团队的人马,自然都是人尖中p的人尖,如果硬要分个高下的话,可能科学院的研究员们年龄更大,比他们多积累了一点项目经验,但也仅此而已。
光凭这一点,没理由让他们在区区半个月的时间内,就赶上进度,还反超这么多。
除非有人将他们的核心思路,包括已经处理过的部分核心数据透了出去,不然,没理由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此时,偌大的实验室会客厅,只坐着沈腾、黄维、文微微、苏博一、王笛尔、周舟五个人,宽敞到了有些冷清的地步。
沈腾还是第一次见到周舟。
这半个月来他已经听说了太多这个高二学生的事迹,因此,尽管此时局势不容乐观,他还是动了点不该有的歪心思。
趁着苏博一还在调试ppt里的数据,黄维起身去外边儿接水了,沈腾左右看了看,悄悄伸过头来,用气音,低声说:“周舟同学!”
周舟赶紧从帆布包里掏出自己负责部分的数据资料,递过去:“我做的数据都在这里,您过目。”
沈腾却没有接,而是继续用气音,低声说:“马上高考了,你考虑清华,还是北大?”
周舟:“”
会客厅里的其余三位学生:“”
作者有话要说:周舟:这是个问题
-------
舒予期:我醋我自己jpg
傻儿子很快会感受到人设的限制
ps:剧情需要,成人高考的时间我往后推了,现实中是十月中旬,这里改到12月初~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67776005瓶;苏半城4瓶;倔强的萝卜头、海鸥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