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瑾玉很理解陆大儒目前的状态,但自己如厕对方还守在门口就过分了。
没办法,顾瑾玉只能给陆大儒找些事情做,那就是去府学讲学。
这对于陆大儒来说是老本行了,因此陆大儒也没有拒绝,他很愿意配合顾瑾玉,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顾瑾玉能尽快将神书翻译出来。
顾瑾玉趁机让手下将这个消息大肆宣扬出去,镇南府很快便迎来了一大批文人。
名人效应果然恐怖如斯。
顾瑾玉一边美滋滋看着镇南府逐渐繁华,一边被古英语折磨的痛不欲生,所谓的冰火两重天也不过如此了。
陆大儒为了神书的翻译,工作的十分卖力,时不时还为镇南府宣扬一波,再加上有藏书阁这个圣地,使得镇南府文风越发的鼎盛。
陆大儒这么努力,顾瑾玉也不好在翻译上耽误时间,一个月就翻译的差不多了。
就在顾瑾玉准备找时间将译本给陆大儒的时候,意外得知了牛皮书在陆大儒心目中的地位——藏着秘密的神书。
陆大儒还絮絮叨叨地向顾瑾玉讲述了他的祖先为了保护神书都做了哪些努力。
让顾瑾玉印象最深刻的是大约在三百年前,当时的皇帝听说陆家藏有神书,于是下了道圣旨让陆家将神书献上来。
可当时的皇上昏庸无道,让陆家献上神书,也只是听说神书水火不侵,所以想试试传言是不是真的。
神书是陆家祖先传下来的,万万不能被这样折辱。于是陆家抗旨不交,即使皇上当时连杀主脉十八人,陆家都没交。
顾瑾玉还记得陆大儒骄傲的表情:“我们陆家人,没有一个软蛋。”
顾瑾玉听了还问了一句:“要是当时皇帝把陆家人全杀光了,你们会不会后悔没有把神书交上去?”
陆大儒:“怎么可能后悔,神书里有造福百姓的秘密,我们陆家是守护神书的人,为了天下百姓,我们也不会交的。”
顾瑾玉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敬佩那些人,于是他烧了认认真真写了一个月的译本,转而开始将自己脑海中利国利民的东西写出来。
这也是个机会不是吗?正好可以将一些东西合理化。
比如说改进造纸术,比如说活体印刷术,比如说制造玻璃的方子。
造纸术早在上千年前就有了。
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1。
只是这种纸的造价十分昂贵,根本不利于纸张的大量推广,这也是为什么一本书动辄三四两银子,要知道普通农户一年的嚼用也才不到五两。
顾瑾玉回忆着小时候学习的蔡伦改进纸张的内容,慢慢的将几点重要的步骤写出来。
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也就是说将麻绳、树皮、渔网等原材料浸泡在水里,等全部泡开后再捣烂,不断的漂洗烘干即可。
顾瑾玉先按照记忆中的法子用府里的树皮尝试了一番,发现做出来的纸又糙又硬,擦屁股都嫌弃。
可陆大儒见了之后却惊为天人,再三询问了顾瑾玉这些糙纸的原材料是树皮后,立马将其宣传开来。
毕竟和原来用蚕丝做纸相必,这些糙纸的原料便宜到可以忽略不计。
更何况顾瑾玉以前从来没有遭过纸,如何漂洗如何烘干都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是交给专业的人,自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顾瑾玉看着苦口婆心教育自己的陆大儒,只能一脸虚心的受教。
陆大儒见好就收,转头问起了顾瑾玉神书的事情:“你是说改进造纸术是这本书里记载的?”
顾瑾玉面色不变的点点头:“这本书的确很神奇,里面不单单记载了如何改进造纸术,还有其他利国利民的东西,只可惜我目前还不能将这本书完全翻译出来。”
说到最后顾瑾玉适时的低下头,一脸失落的样子。
“果然是神书!”陆大儒先是赞叹了一句,然后转头安慰顾瑾玉:“没关系,你能看懂里面的文字已经比我们十几代陆家人都要强了,我研究了这本书一辈子也没看出个名堂来,以后的日子还长,咱不着急。”
“对了,我们应该给这改进出来的纸取个名字。”
“不如就叫蔡伦纸吧,神书上说是一个叫蔡伦的人想出来如何改进造纸术的。”
“好,那就叫蔡伦纸。”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金手指好像开的太大了些(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