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多了。
在昨天傍晚的书信中,康熙就知道了四阿哥回京的消息,还知道走的急,侍卫都没带。怕皇后担心,便没告诉她。阴天下雨,路不好走,日行百里就很艰难,从乌兰木通回来,至少要半月。
这才八天就到了,仅比信使晚了一天。
信使可都是训练有素的,翻山过河是日常便饭;四阿哥是身娇肉贵的皇子,在此之前,出远门也就是跟随太子巡幸蒙古那次,听说路上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马车上坐着。
看着侍卫把四阿哥背走,康熙叹了口气:“老四辛苦了。”
这孩子,平日里在康熙跟前,少言寡语的,没想到如此重感情。佟宝珠也跟着感慨了句:“看这样子,这一路是没歇着。”
“是啊。他自己的衣服也不知道弄哪里去了,身上穿的这件是在路上寻的吧。”
因为挂心着四阿哥,康熙没再回清溪书屋,理所当然地去了观澜轩旁边的集凤轩。坐在集凤轩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听宫人一会儿一禀报。
“太医说没事,晕倒是因为精疲力竭所致。”
“给四爷洗过澡了。”
“好不容易把四爷唤醒,喝了大半碗米粉,就又睡了。”
“给四爷剃过头了。”
“给四爷收拾干净了。”
“四爷正睡的香”
到了午后,佟宝珠劝康熙:“太医也说了,四阿哥身体无碍。皇上去屋里歇会儿?”
康熙未置是否,而是说:“有人给朕的信里写,清理战场时,除四阿哥之外,诸皇子均是身先士卒的忙碌。又特意解释,说大约是四阿哥身体有恙,所以一直在帐中。皇后你怎么看此事?”
佟宝珠站在康熙背后,给他捏肩:“四阿哥不是怕吃苦受累的人,许是不愿看到惨烈的场面?臣妾没上过战场,但也能想象得出来,我方的尸体,敌方的尸体纵横交错,四处都是血迹,不忍直视。”转话又道,“也可能,他是觉得自己干那些粗活远不如兵士们,和他们一起干,别人又要关照他,担心给大家添麻烦。还不如躲到一边去。”
“朕原是想亲征。亲征是要多花许多费用,但意义不同。朕亲征,不仅能震慑叛敌,同时也能鼓舞士气。无论兵将,都会报着一颗必胜之心上战场,将会是一场必赢之仗。”
康熙望着院门的方向,没带什么情绪地说:“同理,皇子们随军上战场,不仅是让他们增长见识;他们还是一杆杆的旗帜,别人看到皇子们的身影,就知道大清国面对外来的侵略,绝不等闲视之。”
佟宝珠明白康熙要表达的意思,但没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件事。四阿哥既使在战场上有偷懒行为,被人暗中参奏,现在也不是指责的时候。
就凭这份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孝心,就该什么都原谅了。至于过错,日后有的是时间,再慢慢教导。
拿不准康熙的所思所想,佟宝珠含糊辩解道:“可能四阿哥觉得皇子众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别人不会注意到他。”又笑呵呵地说,“年龄小嘛,才十几岁,还是个孩子呢,没皇上考虑的深远。等以后得闲了,皇上再慢慢给他讲道理。”
“那怎么能一样?”康熙扭头看她:“他是皇后的儿子,是嫡子,是除了太子之外,身份最尊贵的皇子。”单听语气,还以为四阿哥是皇后亲生的。
佟宝珠不知如何接话,便把话题引到了太子身上:“想必太子更是心急如焚,皇上什么时候给太子写信?”
康熙站起身道:“那边还有很多折子没批,朕去看看元元们,就去清溪书院了。晚上过来用晚膳。”
康熙的病好了,太后回了紫禁城,元元们便又抱回了集凤轩。四五个月的孩子,已经会翻身了。三个放在一起,十分热闹。
不是这个翻身,把腿压在了另一个身上;就是这个伸着小手,去摸对方的脸;还有拱到别人颈窝里,又抓又咬的,口水涂了别人一脸,惹得另一个哇哇哭。
康熙最喜欢的事,就是坐在一边,和皇后说着闲话,看着他们这般闹腾。听着他们的哭声,就心里欢喜。
因为他发现了,他们哭,大部分的时候,并不是真哭。张着小嘴干哇哇,根本就没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