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皇兄言郡王擅战多谋,精于造作之技,多有奇思创造,未想郡王对生财之道也有心得。”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韩王李迥打量着张军说了一句。
这句话没有任何情绪,也听不出来是夸赞还是贬斥。
韩王是李豫的第七个儿子,今年刚刚二十三岁,可是别看年纪他是李豫所有孩子当中最先晋郡王,也是第一个被封王的。
比他几个哥哥早了十三年,十岁封王。
大历十年田承嗣造反,代宗敕李述等皇子为王,挂帅督军,遥领节度使,也只有韩王李迥身兼数重镇,兼任节度观察处置诸使。
可以说是除了太子李适以外,最受李豫宠爱,如果不是长幼有序,他是最有可能被选为太子的皇子。
他是子凭母贵,他妈妈独孤贵妃是代宗李豫最喜欢的女人,没有之一,死后追封贞懿皇后。
偏偏是李适对这个异母兄弟也很喜爱。
事实上李适对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相当有爱,亲近,照护并信任,都委以重任。
张军看了韩王一眼:“韩王可知,一国之根基在何处?一国之昌盛在何处?一国之未来在何处?”
李迥皱了下眉头,看了一眼升平,略作思付:“国之根基在于士,国之昌盛在于农,国之未来在于忠勇。”
这就是这个年代,皇权思维下天子与士大夫阶层普遍的认知。不存在错,但也不是对。
升平公主的政治敏锐和情商都远远高于几个兄弟,轻轻一笑:“升平与诸王从小幽于宫中,留连都京,所闻所见未免狭隘,还请郡王指点。”
张军摇了摇头:“公主言重了。不过公主所言到是有物,天下之事物,闻听为虚,眼见为实,常年困于京都,难免重闻罢见。
韩王,诸王,公主,某以为,一国之根基在于民。此民非庶谪之民,乃大唐亿万黎元之统民。
民事劳作,民事耕种,民事纺织,民事军卒,方使某与诸王公主等,有用,有吃,有穿,有军将护卫,有屋居有城屯,方有大唐之存在。
而国之未来,亦在于民,有民之繁衍生生不息,方有大唐之传承万世。而民之繁衍在于安稳,在于生计,在在律法恒平。
国之未来,也在于教,承于童学,生于民智。智礼常德,智在首。
子曰有教无类,但现实里往往是因类择教,缘于何故?世家门阀为什么能兴继千年干扰朝堂?因类择教罢了。
隋文帝坚开创科举,其中意义何在?及我大唐科举虽存,但荫蒙举荐方是常道,为什么呢?
因类择教罢了。
若能广开童学,凡大唐子民皆可启蒙,亿万民众可生之材可选之才会有多少?这就是有教无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