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老实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随即就骄傲的道:“虽然老汉老了,儿子也不争气,可我有个争气的孙子。”
“他可是咱们博物院的大匠,专门跟着田院长研究蒸汽机,还是蒸汽船的设计师之一。”
对此文易也相当了解,或者说对唐国的这些顶级大匠他比对官吏还要熟悉,几乎每一个都了如指掌。
梅老实一家当年被晋安县县尉迫害,在逃命的过程中小儿子被吓破了胆,见到谁都畏畏缩缩大气儿都不敢喘。
文易入主晋安县后给了他报仇的机会,他对文易和唐国忠心耿耿,毫不藏私的把自己的一身造船本领传给了船厂工人,为唐国培养了数百名大匠。
后来他的孙子梅艋在唐国学校学习,当时还没有建立格物学院,他就把梅艋送进了博物院当学徒。
梅艋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天赋的,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骨干,然后跟着田顺谷研究蒸汽机。
因为家学渊源,他对造船业更感兴趣,得知唐国要研究蒸汽船就主动申请加入,成为蒸汽船项目的设计师之一。
船厂的厂长戴化道:“第一艘蒸汽船是用风帆船改造的,用来做实验收集各项数据,跑了几趟之后就散架了。”
文易心中一动问道:“那艘船呢,还在吗?”
戴化秒懂,道:“在,已经放在了博物馆里面进行保存,不过蒸汽机被拆了下来。”
文易满意的道:“船体在就行,蒸汽机是稀罕玩意儿,可不能放在那里生锈,不过可以等它退役了在放回去。”
戴化道:“陛下英明,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文易轻笑一声没有说什么,这么低级的马屁他听太多了。
戴化继续介绍道:“有了第一艘实验船的经验,在设计专门的蒸汽船的时候大家产生了分歧。最后决定三种方案各造一艘,就是这三艘船。”
文易用望远镜观察,这三艘船确实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其中两艘用的居然是明轮,也就是船的两侧各有一个轮子,通过轮子转动使船行走。
“第三艘采用的是螺旋桨……现在正在对三种船型进行实际检验,看哪种设计更好。”
文易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虽然他对船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前世螺旋桨成为主流。
不过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科研这东西,有时候错误的结论也是有用的。
论证的过程本身就是对造船技术的总结和探索,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反而会影响后续的发展。
他不知道的是,前世也发生过明轮和螺旋桨的设计之争,最终螺旋桨大获全胜。
随后他又亲自登上了蒸汽船体验了一番,并对众人进行了鼓励。但也提出了一个建议:
“船是给人乘坐的,必须要考虑到舒适性。我相信没人愿意在舒适性差的船上生活几个月,那比坐牢还痛苦。”
为什么他要提出这个建议呢,主要是舒适感太差了。
有一艘船坐了一会儿身上就落了一层灰,一艘非常的颠簸,还有一艘噪音过大坐了一会儿脑袋就嗡嗡响。
这玩意儿别管性能如何,都不可能得到推广。因为没人能在这种船上生活几个月,不死也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