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一直在关注中原局势,等待变数出现。
慕容恪死的时候就有人提议出兵,只是当时他们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只能放过这个机会。
陈秀说道:“其实这并不算是特别好的机会,慕容恪虽死但燕国实力尚存,我们此时出兵只会让他们放下争斗一致对外。”
“真正的机会是桓温北伐,他准备了这么多年,下次出兵就算不是倾国之力,也差不了多少。”
“到那个时候,不但燕国会陷入混乱,秦国也可能会被牵连进来。三国混战,正是我们介入的好时机。”
桓温会继续北伐吗?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答案,只是早晚的问题,而且这个时间并不难猜。
刘猛说道:“我推测,两年之期一到他就会迫不及待的出兵。”
贺方道:“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大约一年半的准备时间。”
文易道:“足够了,卫尉司时刻留意桓温的动向,各部门开始为战争做准备。”
然后全国总动员,扩军是少不了的,又招募了十万人,唐国的军队总数突破了四十万。
然后就是物资储备,在蓬莱(九州)岛修建了无数大型仓库,囤积粮草、衣物等后勤物资。
分批把骡马转运过去,火枪、大炮等等也转运了一大批储备在那里,可以说蓬莱岛完全成了一座大型的军事基地。
如此半年后又开始批量制作各种罐头,刚从生产线上下来就装船运到蓬莱囤积。
总之,唐国这台机器全力开动,其生产能力碾压大陆各国总和,囤积了足够三十万大军使用大半年的物资。
不要觉得少,主要是唐国的各种标准都非常高。就以伙食为例,非战时状态都要保证一日三餐顿顿有肉。
当然了,平时以鱼肉为主牛羊肉较少,毕竟靠海吃海吗。
战时食物配给更高,一斤装的肉罐头,每人每餐一盒。还有奶粉、芝麻粉等混合而成的营养粉,放在水壶里摇晃一下就能喝。
仅此一项就能把此时地球上所有国家都比下去,别说普通士兵,一般的小地主阶级生活条件都没这么好。
如果降低标准,他们的这些储备够用两三年都没问题。
而且他们储备这么多物资,还没有对国内百姓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最多就是,国家今年高价收购牛羊猪等牲畜,我们又可以多赚一笔钱了。
同时也耽罗岛上修建了一座大型的补给站点,驻扎了一个旅的士兵。
把百济上下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唐国要对他们下手。只是后来见唐国没有别的动作,才稍稍放下心来。
又在舟山群岛和长山群岛各自寻找了一座偏僻小岛,在上面修建营地、仓库。
得益于这个年代的人不重视海权,他们的动作并没有被发现。
等到桓温出兵的消息传来,文易马上召开了作战会议。
看着普遍处在兴奋状态的众人,文易笑道:“看来诸位都很期盼这一天的到来啊。”
柴犇道:“那是……我早就迫不及待了。”
众人纷纷表态请战。
玩笑过后文易正色道:“最新情报,桓温不出所料的动用了蜀地、荆州、江州、-->>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