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平安,天亮鸡叫。
大家洗漱后,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由李追远分配起白天任务。
谭文彬和阴萌留在村寨里,进行打听。
冉大成有拖拉机,平日里不会一直待在寨子里,崔昊和李仁可能会和寨子里其他人有接触,这部分线索需要收集。
再者,既然日记里记录了那么诡异的一幕,那么对当地的习俗背景、故事传说,也需要做一个基础了解。
反正谭文彬干这方面的事,李追远很放心,不需要自己多说。
薛亮亮和林书友一起,去工地进行检查。
李追远则和润生一起,去那座苗寨探查。
通过在村里的询问,找到了冉大成的家。
他家坝子上,晾晒着不少腊肉,生活条件明显比其他村民家里要好一大截。
冉大成正在吃早饭,没料到薛亮亮他们这么早就过来,快扒拉几口后,就赶紧开出自己的拖拉机,载着四人前往工地。
去往工地的路得到过简单翻修,比进寨的路要好走些,但也是颠簸得很。
行进途中,李追远向冉大成询问了苗寨位置。
冉大成说去那里的路更不好走,他明天可以带他们去,但被李追远拒绝了。
分头行动本就意味着风险增大,既然已经做出了这一决定,那就自然要把效率最大化。
快到工地时,李追远和润生下了拖拉机,从这里有一条岔道,翻山过去,就能到那座苗寨。
冉大成说返程时会在这里等着接他们一起回去,然后继续载着薛亮亮和林书友向工地驶去。
李追远没急着上岔道,而是站在原地,居高眺望着斜下方的水电站工地,同时拿出了自己的罗盘。
那里是一个标准的聚阴汇煞格局,一般来说,水电站还真就适合这种地形建造,虽然不标准,但很多时候水势属阴。
但让李追远有些奇怪的是,聚阴汇煞局下,本该有阴潮积洼之象,可水电站两侧山体,却光秃荒芜。
要么是断流建站破了这里的风水格局,要么就是原本该聚集起来的阴潮,被其它东西给中和了……或者叫吸收了。
要是后者的话,那就说明该处施工地有特殊的东西,不把它摆平,施工时就会容易生意外。
好在,薛亮亮身边有林书友保护,而且早上出门布置任务时,李追远也交代了只观察不做具体针对措施,意思就是见坏就遛。
“润生哥,我们走吧。”
“好嘞。”
润生弯下腰,李追远上了他的背,润生奔跑起来。
山路崎岖,但润生依旧健步如飞。
在平原地区的人眼里,翻山越岭,是描述困难的一种形容词,但在山区人眼里,这就是他们的日常。
冉大成说的翻过一座山,不是指一个山坡,这山,有好几道绵延。
以润生的度,依旧奔跑了接近一个小时,才在对面坡上,看见了苗寨的建筑。
这是一座虽然已与外界接触,却还没真正进行开的苗寨,越是靠近它,就越是能感受到一股古朴的气息。
亮亮哥说过,以后这样的地方,都会是旅游胜地。
但那是以后,至少现在,当一个外乡人忽然进入他们的世界时,彼此之间,除了好奇与探寻外,依旧留有一份警惕。
没到寨门口,就有人来询问李追远二人来此的目的,对方汉话口音很重。
不过,李追远倒是能听得懂,毕竟是经过南通方言锤炼过的。
李追远告诉他们,自己是工地上新来的调查员,来询问了解去年那起事故的情况。
听到这个自我介绍,周围人眼里流露出了清晰的敌意,不过有位年长者将年轻人驱散开,示意跟着自己上去。
年轻人容易被情绪引导行为逻辑,年长者倒是能明白,斗气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
苗寨内的环境,充斥着一种野性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