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通过字迹,李追远可以摸索到日记主人写下这些字时的情绪。
少年抬起头,看向自己身前的窗户。
老式木窗,有些破旧,空缝明显。
日记主人当时应该就蹲在这窗户后,小心翼翼地透过缝隙向下张望。
土楼院子很大,中间有个篝火槽,开会时应该是一群人围坐在那里。
日记主人在那群人中,看见了他自己。
想来,那一刻的他应该是无比惊恐的。
李追远翻开前面的日记内容,日记本不是作业本,很多人是不会在开页处写上自己名字的,而且日记内容基本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描述。
不过,李追远运气比较好,他很快就找到了日记主人名字讯息。
【当赵工嘴里喊出“崔昊”和“李仁”时,我扭头看了一眼李仁,在他的眼里,我看见了无奈和不满,想来,我当时眼睛里也是有着一样的情绪。
这大概就是,赵工之前宣布他儿子出生请大家伙聚餐时,我们俩没给份子钱的代价吧。
唉,我是真不理解,他儿子在老家出生,居然还能隔空在工地上办席,而且还好意思收礼。
早知道,我就应该给的。
现在弄的,被安排留守,过年连家都不能回。】
日记主人叫崔昊,与他一同留守的那个人,叫李仁。
冉大成原本还想邀请他们俩去自己家过年,结果现这俩人在年前就不见了。
他怀疑这俩人是开了小差。
每逢佳节倍思亲嘛,当地条件又艰苦,偷偷撂挑子回家过年团聚,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现在根据日记内容看来,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现在的问题是:
崔昊和李仁,他们俩现在在哪里?
就算是被吓得回家了,也不该是毫无音讯,至少薛亮亮那里应该能提前得到招呼。
在这里住着的,可不是普通工人,他们都是技术员或者管理者。开小差就开小差了,难不成还能就此隐姓埋名,连单位身份都不要了?
这是施工队,又不是部队。
因此,这俩人多半是真的失联了。
李追远快翻看过年前那段时间的日记内容。
在崔昊的日记里,充斥着对领导对同事的各种不满,点名道姓出来的就有十几个。
不过,在大量埋怨腹诽中,也有不少工作内容。
施工进度被拖缓下来的一大原因就是,工地上频频生意外。
今天一个摔断腿,明天另一个截了手,还有人掉进了搅拌机里,直接丢了命。
笼统看下来,因意外事故受重伤的,就有十几个,丢了命的有三个。
结合这个工程规模来看,已经是相当夸张了。
在这一背景下,施工进度要是还能得到保障,那才真叫见了鬼。
而且,崔昊日记中还记载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施工队吸纳了不少当地青壮劳动力,附近有一座苗寨,苗寨里也有不少人到这里来上工挣钱,一场意外事故中,苗寨的人重伤一个,死了两个。
后来苗寨那边集体过来讨说法,让工程足足停歇了半个月。
这是劳动保障纠纷,暂时不是李追远关注的重点。
李追远留意到的是,崔昊日记中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