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轻咳了两声,不自在地回答:“我叫……沛洋,是煜王府上的幕僚。”
“你,幕僚?”顾婉妤上下打量这个仍显青涩的少年,面露怀疑。
不过这次,赶在少年因她质疑的眼神生气发作之前,顾婉妤笑意吟吟地及时补救:“知道了,看样子我们年龄相当,不妨认识一下结交个朋友,如何?我叫顾婉妤,你可以唤我小妤,我能叫你阿洋吗?”
少女的一双明眸亮晶晶,装满了纯真无邪。
“你随意吧。”少年撇开视线,满脸不自在,又尴尬地逼自己强行开口,询问道,“既然是朋友,你能带我去刊发小报的地方看看吗?我有些好奇。”
出乎少年意料的是,少女爽快地答应了:“当然可以!不过,我想和你交换条件。你作为王府幕僚,必定知道许多宫廷内幕,如果有什么值得刊报、能够引起民间兴趣的消息,记得卖给我。”
少年闭上眼睛,艰难地点了点头。
“太好了,阿洋,以后你就是我在宫里的人脉了!”顾婉妤欣喜不已,笑靥如花般灿烂,“庆祝相识,我请你吃饭!”
不待少年拒绝,顾婉妤便不由分说拽着他的袖子离开小巷,匆匆往南面走去。大街上拉拉扯扯不好看,少年无法挣脱,就只能面色通红地跟着她走。
春日的上京,正是适宜出游的时节,柳絮随春风漫天飘舞,人们穿着轻薄漂亮的衣裳,从家里来到街上,熙熙攘攘地为繁华都城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氛围。
顾婉妤仿佛是有几分“职业病”的,走着走着,她就要和路边的小摊小贩们拉拉家常,问问近日可听说了什么稀奇的事。
少年简直都要敬佩她这自来熟的本事了,一般人轻易无法做到与这么多萍水相逢的人自然地交际,更何况她还能招来他人的喜欢,不引起反感。
“哎呀,这花真好看。”顾婉妤和卖花的小娘子打过招呼,从马头竹篮里拾了束新鲜得还在滴水的白芍药。
少年无奈地站在一旁,忍不住开口催促:“还要多久啊?”
“呵呵,小公子,可不要这样没耐性哦。”卖花娘子打量两人,捂着嘴笑。
少年一皱眉,急忙连退两步撇开关系,耳朵却悄悄红了。
顾婉妤付了铜钱,抱着花朵转身向阿洋走来:“你饿了?那我不聊天了,可以走快点。”
她年轻的脸庞挨在花束旁边,娇嫩如洁白花瓣一般,令人过目难忘,连过路的路人都投来惊艳的目光。
阿洋不禁又往后退了两步。
“你躲什么。”顾婉妤好笑道,”我娘的摊子就在前面不远处啦。”
原来,顾婉妤所说的请客,正是把人带到她母亲经营的汤饼摊去。恰逢正午时分,小摊人气兴旺,沿街摆放的桌椅几乎坐满了人,且桌桌摆了热气腾腾的面或羹,只闻空气里的味道,都是十分鲜美。
别看这小小的汤饼摊,实际大有来头,摊主极其擅长汤底的熬制,又营养又美味。小摊已在这条南御街上屹立不倒地开了十几年,成为上京美食中的一道金字招牌。
许多常来的食客,与摊主熟识了,就亲切地唤她一声“汤饼娘子”。
汤饼娘子外形高挑美丽,性格豪爽大气,一看就是典型的上京美妇人。她围着围裙在汤锅前忙碌着,抬头一看女儿来了,就招招手,慈爱地唤:“婉妤,过来坐,想吃什么?”
汤饼娘子身边的桌子,向来是空起的,那是她专为女儿以及女儿的友人们留的位。阿洋被顾婉妤一路带到她的娘亲面前,本感觉十分尴尬,不料夫人一脸习以为常,只亲切地招呼,问他想吃什么。
“……夫人好。”阿洋拖出板凳,颇不自在地坐下,“劳您费心,最简单的面就好。”
“真是个懂礼数的俊俏小郎君。”汤饼娘子被一声尊称叫得身心舒畅。
不待多久,两碗香喷喷的鸡丝面就被端了上来,葱花飘在金黄色的汤面,让人看了就忍不住要马上喝一口尝尝鲜味。
阿洋道了谢,拿起筷子品尝。味道确实极妙,甚至不比王府的差。
只是,怎么今天的事情发展到现在,成了两个人对坐在小摊上吃面了?
阿洋便问:“吃完就去看小报刊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