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跟嘀嘀的补贴大战贯穿全年,一年的时间双方烧掉了19亿元,平均每天烧掉52o万元,巅峰期一日就得烧得上千万元。
另外网约车对出租车公司冲击严重,他们还要面对出租车罢运,地方ZF叫停,下架app等等风险,虽然交通部门一直没有叫停他们,但这些问题他们处理起来也是很麻烦。
不仅仅是资本方烧得心惊胆颤,怕巨额投资打水漂,就连他这个创始人也是身心俱疲。
合并对于资本方来说是最大的诉求,再也不用担心公司会倒闭了,但对于陈伟新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决定了?”
檀锦程给他递了杯茶,轻声问道。
“嗯,决定了,合并之后事情也不少,要要面对垄断的调查,其次还要争权夺利,倒不如套现离场。”
不止是陈伟新这么想,吕传伟也是如此,所谓的联席ceo,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不过是为了稳定军心而已。
陈伟新说的还只是一方面,两家公司合并之后,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裁员的问题。
不打了,不需要那么多人了,那就必须裁员,这事儿之前在优酷跟土豆合并之时也生过,哪怕快车现在持股较多,他们有机会拿下主导权,陈伟新也有些意兴阑珊。
“也好吧,生这样的局面已经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套现离场未必不是最佳的选择。”
檀锦程也有些唏嘘,他是知道最终结局的,但是当初二人也确实是认真的设计快的app,想尽办法推广,檀锦程还把自己的地推团队借给他们。
另外在收购大黄蜂之时他也提供了很多意见,让大黄蜂没有被陈维的小动作给抢过去,现在大黄蜂成了快车的一号专车。
“是啊,也不能说创业失败吧,反正这波套现之后我怎么着也是真正的财务自由了,以后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了。”
这话多多少少有些自嘲的意思,檀锦程还是能听出来的。
“哈哈,不用这么想的,你如果要竞争公司的主导权还是有机会的,只不过我觉得你跟吕总的选择是正确的。”
“退出之后你们还有很多选择,可以重新创业;再说了,你当合并之后就没有竞争了吗?”
竞争公司主导权,不过是一句安慰话。
树枝家更加亲近陈维,陈维也更好控制一些,只要说服腾迅,那陈伟新跟吕传伟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以他们家的实力,说服腾迅并非什么难事。
快车在公告里没有提及柳卿,可不就是因为这个么。
对于檀锦程的安慰,陈传新一笑置之,不过对于檀锦程后面的话题倒是有些兴趣。
一直以来,檀总对于网约车补贴大战的趋势预料得都是不差的,对于陈维,檀总也很是推崇,这位真真切切从底层一路爬起来的ceo,在很多方面确实是强于他。
不走寻常路,或者说不守规矩就是陈维的本性。
拿摇摇来说,当初帝都市场的老大摇摇为了推广app搞了一场活动,花钱邀请了很多出租车司机参加活动,结果被打探到消息的陈维把app扫码的招牌给换了。
司机又搞不清楚app是哪家,只当是摇摇的人在安排,便直接下载了。
这招真是太特么的不要脸了,摇摇花钱办活动,app下载成了嘀嘀,事后得知消息的摇摇给气得半死,但是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一招下来,摇摇直接损失了大量的司机资源。
这种阴招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里,嘀嘀还有很多,虽然有檀锦程的提醒,但是快车还是防不胜防。
如果说互联网新贵当中,谁最不讲规矩,除了王新之外就属陈维了。
说起来这两者还是好友,更有趣的是在嘀嘀跟优步合并之后,陈维又一次找上王新寻求投资,王新当面表现没什么兴趣,结果转头自己就弄了个打车业务。
虽然没有做起来,但当时也是把嘀嘀吓得半死。
“公司合并之后的常规麻烦这些你都知道,要处理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你性格比较正,很多事情你不见得做得比陈维好,主导权在你手里你也会麻烦不断。”
“另外,你当补贴大战就这么结束了吗?不要忘了还有一个优步。”
“檀总的意思是优步入华之后两家还会继续补贴大战?”
“你看看优步的管理层里有谁就知道了,按照我的估计,优步应该很快就会入华了,或者说在合并后新公司立足未稳之时就会快入华。”
檀锦程用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字。目前全球市场上最大的打车软件是优步,2oo9年成立的优步,通过四年时间拿下三大洲,1o多个国家,2oo多座城市的市场份额。